•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有錢大搞軍火 沒錢改善民生”

2024-12-21 21:05:00
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字號

  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表決通過總額約8950億美元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數額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法案批准的軍費支出較上一財年增長1%。

  該法案此前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接下來將交由總統拜登簽署。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分析認為,如今的美國國防體系已成為少數軍火商牟利的工具。另外,鉅額軍費支出在加重美國自身財政負擔的同時,還給世界其他地區安全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美國的對外決策已被大型國防承包商綁架

  近年來,美國國防預算中越來越多的資金被用於採購高科技武器系統、研發新型裝備以及維護現有的軍事基礎設施。這些項目往往由少數幾家大型國防承包商負責,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條。

  美國國會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此前對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投下了反對票。在本月11日眾議院通過這一法案後,他就曾指責美國的國防體系已成為一部分國防承包商謀取利益的工具。

  桑德斯:“我們不需要這樣的國防體系,這一體系已成為少數大型國防承包商牟利的工具,而不是服務於軍事需要。美國不需要花近萬億美元用於軍費,特別是現在美國有約50萬無家可歸者,還有食不果腹的兒童及付不起取暖費的老年人。”

  

  美國獨立媒體“共同夢想”網站報道截圖

  在美國,軍費開支常常成為兩黨政治鬥爭的工具。一方面,共和黨通常被視為更支援增加軍費開支;而民主黨通常對增加軍費開支援批評態度。

  但在美國兩黨鬥爭激烈的情況下,如此高額的國防預算為何這麼順利地通過了?

  軍事專家道出了其中原因:首先,軍火商有大量的遊説集團,併為國會議員進行政治捐款;第二,很多議員拿到了軍火商的股票,他們之間形成了利益捆綁。

  調查新聞網“污泥”的獨立記者分析了2023年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和股票交易資訊後發現,至少有50名美國議員或其家庭成員投資了製造軍事武器和裝備的公司,而這些公司“每年從國會精心制定的五角大樓撥款立法中獲得數千億美元”。

  調查稱,美國聯邦議員所持有的國防承包商股票的總價值可能高達1090萬美元。

  

  調查新聞網“污泥”報道截圖

  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專注于軍工産業和國防預算研究的高級研究員威廉哈通一針見血地指出,軍工企業不僅給國會提供數千萬美元的遊説費,還資助智庫鼓吹在相關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而這些智庫經常參與五角大樓的研究項目,這也導致,美國的對外決策很大程度上已被這些大型國防承包商綁架。

  

  資料圖:威廉哈通

  “美國和美國政治就像一個醉駕的司機”

  與此同時,國防預算連年增加,大大加重了美國的財政負擔。

  根據美國財政部今年11月下旬公佈的數據,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達到36萬億美元,遠超當前美國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限額。

  此外,據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公佈的最新報告,今年7月底美國國債總額達到35萬億美元,而升至36萬億美元僅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

  

  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截圖

  然而,軍費增加並不能讓美國人感到更安全。

  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戰爭成本”項目主任海蒂皮爾蒂爾指出,軍費不斷上漲,限制了美國政府在其他領域的投資能力。

  皮爾蒂爾:“國防支出的蛋糕更大,意味著其他支出的蛋糕更小,其他支出包括醫療保健、教育、氣候變化等。事實上,在國防上花費更多會讓美國更安全嗎?我們應該關注到,還有其他的安全來源,包括良好的道路和橋梁、安全的飲用水、經濟安全、人們有工作、孩子可以上大學等,這些都是需要投資的領域。因此,當我們考慮聯邦預算時,我們需要考慮這些方面。”

  

  資料圖:海蒂皮爾蒂爾

  儘管如此,美國政客們還是滿腦子政治算計,拆民生的“東墻”補武力的“西墻”,執意維持本國在軍事上的強勢形象。

  美國民眾評價,有錢大搞軍火,沒錢改善民生,這就是畸形的美式民主現狀。

  還有美國網友諷刺道,“美國和美國政治就像一個醉駕的司機,我們所有人都要跟著倒楣”。

  軍事專家宋曉軍分析指出,創歷史新高的美國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只會給世界和平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宋曉軍:“法案中提到,將全額資助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下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項目以及下一代戰略轟炸機B-21‘突襲者’項目,所謂全額資助就是資金使用無上限。此外,國防資金還會用來在地區攪局,為了製造一種所謂的假想敵,來拉動整個國防開支。比如在太平洋威懾計劃中,要求投資20億美元。簡單地説,在一個沒有什麼戰事的地區大量投資軍事資源,不僅製造地區緊張局勢,還埋下了軍備競賽的炸彈。這種開支是非理性的,也不符合世界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