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丨妙手千年!時光匠人背後的故事

2024-11-21 21:08:00
來源:海報新聞
字號

  海報新聞記者 高雪婷 蔡溦 辛然 報道

  2023年10月,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陳培軍介紹,“截至目前,我國擁有57處世界遺産,各類不可移動文物76萬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58處;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565家;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大量待修復文物深藏庫房,急需高素質的文物修復師;而2022年全國文博系統18萬多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僅5.5萬餘人,具備精湛修復技藝和理論知識水準的文物修復師更加少見。現實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好的文物修復師比文物還稀缺”。

  中青年修復師挑起文物保護修復重擔

  可移動文物按照材質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機質文物,如紙質、紡織品、漆木器等;另一類是無機質文物,比如石質、金屬、陶瓷、壁畫等。

  楊海濤在修復彩繪泥塑羅漢像

  90後小夥楊海濤是一位給無機質文物“治病”的修復師,他從小就喜歡歷史文化。讓楊海濤最難忘的文物是一組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彩繪泥塑羅漢像。據楊海濤描述,殿內四十尊羅漢像均為坐姿,形象栩栩如生,做工細緻到連眉毛、血管都分明可見,“就像四十個身材魁梧的僧人坐在我面前”。震撼之後,面臨的就是文物修復考驗。“這些彩繪泥塑的本體是泥胎的,而我們用的部分修復材料是水溶性的,稍有不慎就會對文物造成破壞,因此我們只能一點一點地推進。”兩年時間裏,楊海濤隨修復團隊駐紮在當地,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冬天殿內溫度在1℃左右,手凍得幾乎伸不出來。夏天溫度能達到38℃,一天要換兩三套衣服。”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修復工作順利完成,且該項目被評選為“2022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第一尊羅漢像修復前後對比圖

  “您一天能修多少頁古籍?”

  “這個要看文物的具體情況,遇到破損程度嚴重的書籍,一天可能只能修一頁,而且要一氣呵成,中間不能間斷。”

  張亞萌是一位古籍修復師,從業已有九年。分析檢測、制定方案、拆書頁、配紙、修補書葉、噴水壓平、齊欄、捶平、打眼、訂書、貼書籤、做函套……古籍文物修復通常涉及十幾道工序,每一步都環環相扣,因此張亞萌經常一坐就是一天。“最難的一步是齊欄,需要一張一張地手工對齊一本書,沒有任何技巧或機器輔助。”常年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張亞萌落下了一些職業病,胳膊還曾因修復文物受過傷。“時間不等人,現在只能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加快速度。”張亞萌笑著説。

  張亞萌修復的古籍前後對比圖

  任燕和張亞萌一樣,從事紙質文物修復相關工作,她主要修復書畫文物。“分析檢測原材料、確認病害、除塵、清洗去污、PH值檢測、揭畫心、隱補、貼折條、全色、鑲活、覆褙、砑活、裝桿……”看起來像是i人的任燕,在談到書畫的修復時,瞬間變成了e人。任燕回憶,她修過的文物當中難度最高的是一件長14米、寬3米的巨幅書畫,這幅畫是吳冠中生平最大的一幅作品《樹》,因尺幅大使得修復的每一步都變得非常困難。為此,修復團隊量身定制了14米長的修復案臺,並在上面安裝了一個滑軌,方便修復人員能觸及畫的中間部分。任燕特別談到,在修復高難度文物時,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這幅巨幅書畫是由一個團隊完成的,這讓她再次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

  任燕在修復巨幅書畫

  修復人員在滑軌上進行畫心覆褙

  採訪中,任燕還特別提到了她手中的棕刷,“棕刷是用棕絲編扎而成的修復工具,修復書畫時主要用於托合紙張、托綾、絹、刷漿及轉邊,書畫裝裱時用於黏合托紙、排刷、覆褙等。”這一看似簡單的修復工具,實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湛的技藝,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棕刷

  老修復師回憶往昔:三年只練三個基本功

  山東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張光同是一位有著44年從業經驗的老修復師,主要從事紙質文物修復工作,至今已修復過六七千件文物。他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學習文物修復的經歷,稱練好基本功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我24歲就在省博學習修復,從學徒工做起,三年只練三個基本功,裁紙、托紙、排紙,沒有接觸過任何文物作品。”在他看來,練好基本功是做好一切文物修復工作的根基,不可急於求成。

  張光同在修復文物

  張光同感慨,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文博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他退休後仍發揮餘熱,在山東藝術學院、河北東方學院等高校教授文物修復方面的課程,把自己的經驗和技藝傳授給年輕人。“過去我們是從學徒工做起,現在大學裏也有了文物修復專業,培養方式發生了轉變。”

  張光同在給學生們上課

  山東“定制”文物全科人才,助力基層文保事業發展

  山東是文物大省,文物保護任務繁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為進一步加強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和考古隊伍建設,填補基層文物保護人才缺口,2024年4月,山東省推出文物全科人才計劃,提出用5年時間為縣(市、區)及以下文物保護事業單位共計培養不超過300名文物全科人才,重點向省內9個文物大市、20個文物大縣傾斜。這批學生每年由山東大學考古學院通過高考招生錄取,本科4年學習考古學專業理論知識,成長為具備實操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能夠勝任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綜合型人才。

  山東大學考古學院副院長唐仲明向海報新聞記者介紹:“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校外實踐基地,學生們可走出校園,深入田野參與考古工作。並且我們的考古工地是對社會開放的,很多附近的中小學生、社區居民、鄉村幹部等來參觀我們的工地,每年大概接待上萬人次的訪客。”

  學生們在進行田野實習

  唐仲明對考古學專業的發展變化感觸頗深。“過去考古學專業是一個相對小眾、冷門的專業,全國從業人員僅幾十萬人。很多同學是調劑過來的,現在考古學專業基本第一志願就會招滿,有一些同學還主動地從別的專業轉過來。”

  陳尚霄入學時在山東大學留影

  山東大學考古學院2024級新生陳尚霄是第一批通過文物全科人才計劃進入山大的學生,她表示自己本身就對考古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加上山大師資力量雄厚,且“畢業即入編”,這三點因素讓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山東大學考古學專業。陳尚霄曾借助假期時間參觀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有一個切身的感受是相比于一些大博物館,縣城裏的博物館知名度低、人流量少,為此,她對自己的大學四年增加了一項規劃:“我加入了新媒體中心,想在大學期間多學習新媒體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借助新媒體提高縣級博物館的知名度,讓更多文物走進大眾視野。”

  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一段獨一無二的歷史,經過文物修復師的修復,他們才能重獲新生,中華文明才能代代相傳。如今,文物修復師和文物全科人才正為這個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助力文物保護事業蓬勃發展。

  (合作單位: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山東大學考古學院)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