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回望“兩彈一星”:追憶功勳者愛國心,傳承科學家報國志
中新網西寧10月21日電 題:在青海回望“兩彈一星”:追憶功勳者愛國心,傳承科學家報國志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今年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也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頒發25週年,舉辦‘兩彈一星’科學家精神專題活動具有特殊意義。”錢學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科學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錢永剛説。
20日,由錢學森科學教育研究會、青海師範大學、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資管理集團主辦的“追憶功勳者愛國心,傳承科學家報國志”——“兩彈一星”科學家精神專題活動在青海舉行。青海省政協副主席張曉容出席,青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姜軍出席並講話。
位於青海省海北州金銀灘草原的二二一基地,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這裡孕育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如今,此間的炮轟試驗場、上星站等遺跡,見證著半個多世紀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希望更多人繼承老一輩科學家埋頭苦幹、報效祖國的精神,讓更多人銘記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心、報國情。”參加活動的錢永剛説。
原國防科工委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袁和平介紹,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鄧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開甲、王淦昌、郭永懷等都曾經在青海工作過,“還有一大批工程師和工人幹部,他們用青春韶華鑄鍛國之重器,不管用怎樣的美譽來形容,都不為過。”
“今天,我也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崇高的敬意,來到這片土地,緬懷與謳歌那些創造者們!”袁和平如是感慨。
原國營二二一廠廠長王菁珩説,“兩彈一星”精神已凝結成一種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深深厚植在人民心中,激勵、鼓舞著中華兒女砥礪強國之志、力踐報國之行。
王菁珩再憶“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王淦昌時説,“他和大家一同用木棒攪拌炸藥,踐行‘我願以身許國’的初心使命,他用‘王京’這個名字,隱姓埋名了17年。”
“把家國情懷的愛國主義精神與科學家精神完美融合,就能在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中,結出豐碩成果、涌現出眾多的拔尖人才。”王菁珩説。
青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姜軍表示,青海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立足國家所需、青海所能,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投入到工作和事業中,聚焦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産業“四地”,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資管理集團董事長李銀會説,每一代中國人,都面臨著時代的命題,也都有時代賦予的責任,“共同重溫‘兩彈一星’的輝煌歷程,再次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對我們依然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老一輩科學家的英雄事跡,是我們面對挑戰的精神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