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磚國家在華留學生眼中的金磚合作

2024-10-22 09: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題:金磚國家在華留學生眼中的金磚合作

  中新社記者 曾玥

  2024年是“大金磚合作”的開局之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

  “金磚時間”將啟,多位來自金磚國家的在華留學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講述他們眼中的金磚合作。

  “相乘”的機遇

  今年9月,來自埃及的秦終南(Ali Amin Elsayed Hussien)在華開啟新生活,成為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名碩士研究生。

  曾擔任翻譯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不同的母語結構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方式,更多文化細節蘊藏在日常交往和實際交流中,無法從書本上學來。“我在埃及花了4年從書本上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但來到中國不到兩個月,我的收穫比過去更多。”

  今年1月,包括埃及在內的多國正式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在秦終南看來,這將為埃及青年帶來更多機遇。

  他認為,金磚國家有著多元的文化,在合作機制下形成多向頻繁流動的文化空間。金磚擴員為文化空間增添新的“乘數”,在注入豐富內涵的同時,以“相乘”的方式拓展更大機遇。

  以語言為例,金磚國家包羅中文、英語、葡萄牙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我可以跟會阿拉伯語的中國人、巴西人交流,也可以跟會中文的俄羅斯人、南非人交流,甚至到對方國家學習、工作,合作關係越好,機會也越多。”秦終南説。

  他接著用一句阿拉伯諺語“ (孤掌難鳴)”詮釋自己對於金磚合作的理解。“一個國家就像是一隻手,其他國家的幫助就像是另外的手,合在一起我們才可以鼓掌。”秦終南説,“我覺得這就是金磚合作,我們一起走、一起長大、一起發展。”

  包容與合作

  第一次聽説“金磚”時,林子睿(Kirill Kravtsov)正在俄羅斯上大學,在一節本科專業課上與這個名詞相遇。

  此後,來自俄羅斯的林子睿兩度參加上海暑期學校(金磚國家項目),通過系統課程和學術研究,從各個方面廣泛了解金磚國家合作情況,並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來自金磚國家的青年同伴,金磚合作的概念逐漸具象化。

  “金磚國家以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為主體,雖然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們會跨越差異、凝聚共識、團結協作。”在林子睿眼中,金磚合作的要義在於包容性多邊主義,各國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他進而引述母語文化裏的“Один в поле не воин(一個人在戰場上算不得戰士)”來形容包容與合作對於金磚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僅憑單打獨鬥很難實現大的發展,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其他國家團結合作,才會達到更高的效率,取得更好的結果。”

  如願來到中國留學,是金磚合作給林子睿帶來的最直接影響。

  今年是林子睿在北京大學攻讀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的第二年,他已走過中國的35座城市。他希望為學術研究積累一手資料,同時通過不同的城市風貌深入感知中國的文化底蘊。

  有機的組織

  前不久,巴西學生衛特(Vitor Moura)在俄羅斯喀山參加“金磚機遇”青年交流對話會。這是他今年第三次赴俄參加金磚主題活動。

  自2016年以來,衛特長居中國。進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讀研之前,他先後在華工作、創業。

  “一開始我對國際關係沒什麼興趣,但後來跟不同國家的人相處,我發現關注和理解世界運作的動力因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於是,衛特一改以往被動接收的態度,主動將研究生階段的學術研究方向定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金磚國家的團結和合作是一個自願進行、自然而然、沒有外力強迫的過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多層面都保持互動,包含雙邊和多邊關係。”在衛特看來,“大金磚合作”構成了一個有機的合作矩陣。

  目前,衛特正在為碩士畢業論文做準備,他計劃梳理金磚和“金磚+”的發展脈絡,分析金磚合作的運作機制。

  對於擴員後的“金磚大家庭”,他用葡萄牙語中的“Esperana(希望)”來表達期待。“金磚國家在共識中攜手合作、應對挑戰,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帶來希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