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是民企 民營企業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
央視網消息: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6月25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1.1%,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長至50%以上。
報告稱,民營經濟規模實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佔全國企業總量由79.4%提高至92.3%,達5300余萬戶,個體工商戶由4000余萬戶增加至1.24億戶,入圍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由6家增加至36家;民營經濟創新水平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2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從2.8萬家增長至35.9萬家,佔比由62.4%提升至90.9%。
報告顯示,民營企業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1.1%,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長至50%以上,2019年開始,民營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是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
在社會貢獻方面,報告指出,民營經濟吸納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歷程中,共有12.7萬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產業投入超過1100億元,惠及超過18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