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寧夏」,你可太寶藏了!

2024-06-22 19:02: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塞上江南,神奇寧夏

  △沿著蜿蜒黃河遇見美麗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下稱寧夏)

  這裡集聚

  山、河、草原、沙漠、湖泊

  堪稱“中國生態微縮盆景”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名言在此成文

  這裡是“星星的故鄉”

  可以在大漠中仰望星漢燦爛

  這裡的風物美食一定征服過你

  有鹽池灘羊、鮮枸杞、葡萄酒……

  越走近越發現

  這裡不愧是“寶藏寧夏”

  塞上江南

  寧夏,是全國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份。即使周圍分佈著騰格裏沙漠、毛烏素沙地和烏蘭布和沙漠,但賀蘭山在此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擋了寒冷的北風,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寧夏平原。

  △巍巍賀蘭山

  黃河之水滋潤著寧夏的每一寸土地,澆灌出一個“塞上江南”,而“寶藏寧夏”的奇跡,遠不止於此。

  “中國生態微縮盆景”

  有人説,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中國地理大觀,就得去寧夏。

  △初春的黃河

  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寧夏成為中國最多彩的地方之一,擁有巍峨高山、峻峭峽谷、黃金沙漠、蜿蜒長河、戈壁草原、水鄉風韻……中國10大類95種旅遊資源寧夏就有8大類46種,這裡被譽為“中國生態微縮盆景”

  沙水之都

  王維筆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在中衛沙坡頭就能看現場版。

  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還是第一個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

  在浩瀚的沙漠中,隨著駱駝的一起一伏,聽著聲聲駝鈴,感受大漠的雄渾和神奇,真的太迷人了。

  沙坡頭的滑道是我國最長、最陡的滑沙基地,坐在滑沙板上向下滑去,感受來自沙漠的速度與激情;這裡一邊是沙漠,一邊是黃河,還可以體驗橫跨黃河820米的黃河飛索

  距離沙坡頭約20公里的金沙島,是這片荒漠中的一處綠洲。當地人稱它是中國最美的沙漠花園之一。

  星星的故鄉

  腳踩大漠,仰望星空,這是感受神奇寧夏的另一種浪漫方式。這裡天高雲淡,被當地人稱為“星星的故鄉”

  △寧夏的星空。攝影/董書暢

  一年365天,大部分都是到寧夏觀星的好天氣,每年5月至10月璀璨星河更是抬頭可見。

  沙漠星星酒店,藏身在沙坡頭旅遊景區的沙漠區,遠離城市,被稱為“觀星勝地”,夜晚滿天的繁星讓遊客流連忘返。

  “不到長城非好漢”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翻越六盤山,寫下了《清平樂六盤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指的就是位於寧夏固原有著兩千餘年歷史的秦代夯土長城。

  六盤山紅軍長征旅遊區鐫刻著紅色印記,是中國首批100個經典紅色旅遊景區之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盛夏六月,六盤山擁有“18℃的夏天”,這裡林木茂盛、溪水潺潺,讓人以為穿越到了江南。

  一覽沙湖美

  寧夏沙湖,既有大漠戈壁之雄厚,又有江南水鄉之秀美。沙湖景區的水域和沙漠無縫銜接,形成水沙相依的奇景。

  沙湖是“魚的世界”“鳥的天堂”。棲息鳥類17目44科200多種150多萬隻,是國內最具特色的觀鳥勝地。

  在這裡可以和紅嘴鷗互動,無論是站在岸邊還是乘船行進,只要你伸手投喂,紅嘴鷗就會成群向你飛來。

  歷史寧夏

  飽覽了寧夏的大山大河,行走在寧夏的大地上,你總會發出“原來它就在這裡”的感嘆。

  這裡不僅有神秘的西夏陵、驚艷的賀蘭山岩畫,還有縱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長城博物館”、《山海情》中的西海固、讓沙漠倒退20公里的鐵路治沙防護體系……

  長城博物館

  寧夏境內保存了各個時期的長城遺址,堪稱“長城博物館”。

  春秋戰國長城,秦始皇時期的防胡大塹,絲路雄關——西漢長城,北魏、北齊、北周長城,隋長城,遼金長城等,都在鹽池縣的寧夏長城博物館裏展示。

  在鹽池縣境內,有隋代長城一道、明代長城三道,是寧夏長城的核心地段,素有“露天長城博物館”的美譽。

  △鹽池明長城烽火臺

  鎏金銅牛

  這是寧夏博物館裏最“牛”的鎮館之寶——鎏金銅牛

  鎏金銅牛于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全長1.2米,重188公斤,身形巨大、造型逼真、工藝精湛,因其高超的金屬鑄造水準和冶煉技術,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牛身通體鎏金,牛頭雙角彎曲弧度柔美,牛眼圓睜外凸,鼻梁微微上翹,目光炯炯有神。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頸部的肌肉線條都清晰可見,甚至可以看到皮膚下面那根若隱若現的脊椎骨,以形傳神、神形兼備。

  賀蘭山岩畫

  寧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賀蘭山成為中華先民狩獵遊牧、繁衍生息之地。先民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而賀蘭山岩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上萬幅描繪狩獵、娛舞、戰爭等場景以及動植物的賀蘭山岩畫,匯整合一座栩栩如生的“藝術畫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賀蘭山人面像岩畫,其分佈最為集中的區域是賀蘭口,已發現有700余幅人面像岩畫,以“太陽神”為最傑出的作品。

  《山海情》中的西海固

  電視劇《山海情》中的西海固,指的就是寧夏固原、中衛的部分地區。劇中的閩寧鎮也真實存在,指現在的銀川永寧縣閩寧鎮

  劇中“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天上沒只鳥”的場景,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為脫離貧困,在整個西海固地區9個縣共有123萬人走出山區。有接近一半的固原農村人口經歷過各種形態的生態移民——《山海情》中“吊莊移民”,正是當年政府號召下的生態移民活動。

  △閩寧協作在戈壁灘上建起的閩寧鎮,已成為幾萬西海固人的家園。

  今天,固原人早已不局限于固原一區四縣,在紅寺堡、在閩寧鎮、在潤豐村……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固原人正在開始他們新的生活。

  △固原西吉縣硝河鄉蘇溝村梯田

  今天的固原,則經過植樹造林與生態移民,已然再現幾百年前的綠色,讓這座城市成為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如同再造了一個“塞上江南”。

  △固原市西吉縣震湖鄉黨岔村

  讓沙漠倒退的治沙防護體系

  對於每個乘坐包蘭鐵路列車的乘客而言,最難忘的莫過於在寧夏中衛市境內6次穿越騰格裏沙漠帶來的震撼。

  包蘭鐵路于1958年8月正式通車,是中國第一條穿過沙漠的鐵路,打破了鐵路修築的“禁區”。

  沙漠築路時,防沙治沙的攻堅戰伴隨而來。治沙人員經過多次試驗,證明1米乘1米的麥草方格效果最好

  歷經四代治沙人的探索,寧夏總結出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樹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草帶“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確保了這條沙漠鐵路暢通無阻,也讓沙漠倒退20公里,實現人進沙退。

  1994年,中衛固沙林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的榮譽,成為“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

  神奇寧夏

  了解了寧夏的歷史和文化,你一定愛上了這個地方。神奇寧夏值得一去的景點,每一處都會帶給人無盡的驚喜,再學上兩句地道的銀川話,神奇寧夏更加深入人心。

  當一回“紫霞仙子”

  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曾是電影《大話西遊》的取景地,“紫霞仙子”和“至尊寶”的形象深入人心。

  鎮北堡距離銀川市城區35公里,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和“中國最佳旅遊景區”,享有“中國電影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美譽。

  進入鎮北堡,黃土泥坯砌成的小街,低垂的酒旗、殘缺的城樓、風雨剝蝕的黃土墻,讓人仿佛置身電影中,這裡還曾拍攝過《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等影視作品

  中衛66號公路

  中衛66號公路位於沙坡頭景區上游,全長39公里,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

  這條公路通過起伏的山谷,在黃河邊穿行,有些地方筆直的道路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是中國大西北的獨特風景。

  這條公路也被許多騎行愛好者盛讚為“一生必跑”的最美公路之一,很多自駕和攝影愛好者在此打卡,隨手一拍都是炫酷的大片。

  在覽山公園

  看最美日落

  到了銀川不去覽山如同白來。作為銀川的網紅打卡地,覽山公園是銀川看落日最美的地方。

  覽山公園的主體建築模倣羅馬鬥獸場而建,是中國最大的露天劇場之一。

  夕陽西下,坐在廣場的臺階上,賀蘭山的秀麗景色、閱海湖上的波光粼粼以及塞上江南的風光盡收眼底,“公園20分鐘效應”真的管用。

  前後鼻音不分的

  “風起雲湧”

  “昂們”(我們)銀川話屬於中國北方方言區的西北方言,又是西北方言中的蘭銀官話,蘭銀官話包括蘭州話。

  銀川話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前後鼻音不分,比如fen會念成fengyun會念成yong,再比如,燉(dong)凍豆腐,雨後春(chong)筍,運(yong)用自如。這種語音特點不僅是文化符號,更是銀川人熱情、親切的表達方式。

  △銀川懷遠觀光夜市

  銀川話中的“北、百、白、掰”不分,幾個字全部發bia音老銀川人常能聽到這樣一段順口溜:“一齣北門走了一百步,花了一百塊錢,買了一百個西瓜,掰開一看,白籽白皮白瓤子,白白花了一百塊錢。”用銀川話讀出來,聽起來會像繞密碼。

  如果你在銀川吃飯,一定要學會一句“mia氣滴很!”意思就相當於“美氣得很”,一般形容食物美味或者給人的體驗感舒適。如果你吃到好吃的銀川美食,一定要稱讚一句“mia氣滴很”。

  寧夏味道

  寧夏深厚的歷史底蘊也孕育了獨特的美食文化。從枸杞到葡萄酒,從灘羊再到吳忠早茶,每個特産、每道菜都是一段美妙的味覺之旅。如果你是美食愛好者,來寧夏,就對了!

  鹽池灘羊甲寧夏

  鹽池灘羊堪稱羊肉界的“天花板”,它的纖維韌度、含水量、風味物質濃度,以及膻味物質的含量之低,不僅是食補良方,更是味蕾享受。

  手抓羊肉、烤全羊、辣爆羊羔、碗蒸羊羔肉、紅燜羊肉、羊肉泡饃、羊排抓飯、羊雜碎、羊肝涼皮、粉湯餃子等獨具特色的小吃……在寧夏吃羊,一天9頓不重樣!

  寧夏葡萄酒

  沒有賀蘭山,中國就不會收穫一個最佳葡萄酒産區。

  最近,總臺熱播劇《星星的故鄉》引起了大家對寧夏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産業發展的關注。

  賀蘭山東麓,白天陽光燦爛,夜晚清涼宜人,晝夜溫差賦予了每一滴酒液獨特的韻味。

  如今,這裡種植了60.2萬畝的釀酒葡萄,佔全國種植面積的35%左右,是我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産區。

  山河、陽光和雨露,讓寧夏葡萄酒具備了與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並駕齊驅的高端品質。

  “夏季限定”

  頭茬鮮枸杞

  仲夏六月,正是品嘗寧夏鮮枸杞的好時候。

  頭茬鮮枸杞,來自全國枸杞的核心産區寧夏中衛市中寧縣。鮮枸杞一口下去鮮嫩爆汁,甜中帶有微苦、微酸。

  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中國藥典》的枸杞,寧夏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至今已有600年的栽培歷史。

  可別小看這看似不起眼兒的小漿果,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普通水果的數十倍。

  夏日新鮮風味,都藏在這顆限定紅果裏,錯過就要等一年。

  無中衛硒砂瓜不夏天

  在寧夏,無中衛硒砂瓜不夏天。

  每年7至9月,是寧夏中衛硒砂瓜豐收的季節。硒砂瓜來自寧夏的戈壁灘,被譽為“戈壁西瓜”“石頭縫裏的西瓜”,瓜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稱“硒砂瓜”,個頭大、口感好,甜度也高。

  硒砂瓜去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還有G20杭州峰會,還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瓜”。

  吳忠早茶

  硬核豪橫

  能和廣州早茶battle的,非吳忠早茶莫屬。

  油香、馓子、拉麵、香豆子花卷、八寶茶、小菜、牛肉、羊雜、小籠包、水煎包、鍋貼、富貴餅、玉米餅、發糕、攪團等三十多種美食,光看名字就已讓人流下口水。

  當地人去的早茶館不在茶樓,而是開在拉麵館裏,吃早茶會一次擺上一桌,滿滿噹噹,主打一個硬核。

  寧夏辣糊糊

  香辣入味

  麻辣鮮香的寧夏辣糊糊,是近期涌現出的飲食界黑馬,黏糊的鍋底顏色格外鮮紅欲滴,沾滿辣椒的各色涮串挂滿濃汁,格外濃郁,它是寧夏人喜愛的美食之一

  和川渝的牛油鍋不同,辣糊糊的鍋底是用生辣椒面和孜然、十三香等香料調配加雞湯熬煮。

  鍋底的靈魂自然是辣椒。産自寧夏平羅縣的羊角辣椒,吃起來帶有甜香味道,不灼燒口腔。

  每家辣糊糊店裏最受歡迎的菜大都是馬鈴薯片。梯田裏生長出的西吉馬鈴薯,煮熟後相當軟糯,口感一絕。

  另一個公認的必選素菜是牛筋面,挂著香濃辣汁一同在口中融化,過癮得很!

  什麼是寧夏?壯闊、豪邁、雄渾、溫婉、豐盛,在這裡相遇,造就了一片“塞上江南”。

  如今,寧夏開創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8%,規上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一;煤制油連續三年超過400萬噸,居全國首位,“寧夏綠電”點亮東中部地區“萬家燈火”;山海情深,深化拓展閩寧協作,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抓住“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全力打造“中國算力之都”……美麗新寧夏正在譜寫壯麗篇章。

  這就是寧夏

  藏著説不盡的寶藏

  你去過寧夏嗎?

  聊聊你的寧夏印象~

  

[責任編輯:曠明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