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本學者:美國炒作“中國産能過剩”是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2024-05-26 10:1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産業“産能過剩”衝擊國際市場。美國等一些國家以“産能過剩”為藉口,對中國産品出口、投資合作設限,這種做法引起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批評。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認為,炒作中國産品“産能過剩”,是美國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為維護自身利益而打壓他國的又一次表現。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 丸川知雄:就電動汽車而言,未來七年內,全球需求預計會增長三倍,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也可能增加一倍,所以五六年後,現在的生産能力,不僅不會過剩,反而可能不足。我認為對這些領域進行指責和打壓是錯誤的。

  丸川教授指出,美國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只會導致相關産品價格上漲,拖累全球經濟綠色轉型的步伐,是“既損人又不利己”。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 丸川知雄:實際上是美國擔心,如果繼續競爭的話,發達國家的汽車産業會過剩,是想保護那些即將被淘汰的傳統産業。提高關稅以阻止中國産品進入美國市場會導致美國國內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上漲,進而阻礙減排進程。

  丸川教授還結合歷史上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的打壓指出,美國不喜歡有新的競爭者。通過對他國進行制裁和産業限制等手段來加強自己國家的産業競爭力,是美國慣用的手法,值得警惕。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 丸川知雄:當時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很強,美國的半導體産品雖然也很有優勢,卻難以進入日本市場。後來在半導體領域,日本承諾擴大從美國的進口,並接受了設定最低價格的要求,最終造成日本半導體産業走向衰退。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