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追著雪花看新疆|腰站子挺直“腰桿子”

2023-12-24 15:1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嚴冬時節,一場寒潮襲來,天山南北千里皆白,坐落于天山腳下的腰站子村依舊忙碌不停。

  皮牙子、辣皮子、羊娃子……就像新疆許多事物名稱以“子”結尾一樣,因地處奇臺縣老縣城和新縣城的中間位置,這座曾經商賈旅人停留歇腳的驛站,有了腰站子的名號。

  抵達腰站子時,新疆“群眾村晚”演出剛剛落幕,秧歌社火的聲浪已經散去,拉面廠房里,機器運轉不停;電商直播間,主播帶貨正忙。雖是隆冬時節,腰站子村面粉、手工拉面的生產銷售還是紅紅火火。

  “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今年我們村的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腰站子村黨總支書記唐培科告訴記者,多年來,腰站子村一步一個腳印,按照“全域綠色、部分有機”的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以有機農產品深加工為紐帶,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鄉村振興之路。

  腰站子村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挂面生產情況。(受訪單位供圖)

  “剛領到了2000塊錢,是我和老伴的金婚福利。”70歲的王金堂笑著告訴記者,現在村里福利很好,房子跟城里一樣,通過土地流轉、在合作社打工、進廠就業,大家增收致富的門路越走越寬。“光土地流轉就有3萬元的收入,我現在想著跟老伴‘鑽石婚’的時候,村里又會變成什麼樣。”

  考研學子、返鄉就業大學生、金婚夫婦……得益于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腰站子村推出了一項又一項村民福利。“今年我們鄉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80萬元,人均純收入30600元。”唐培科說。

  腰站子村地處北緯43度,是公認的優質小麥產區。曾幾何時,這里一度面臨田園荒蕪、戈壁侵襲的困境。2009年,在村兩委帶領下,腰站子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將村里3.5萬畝土地逐步流轉經營,統一管理。2017年,合作社成立公司,嘗試農產品深加工生產銷售,著手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

  如今,“腰站子”品牌的有機面粉、手工拉面、食用油、小雜糧等幾十種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日益走俏,腰站子村的流轉土地經營,也從本村拓展到了新疆各地。

  地處天山腳下,四季風光不同,擁有雪山麥鄉深厚的農耕文化,同時毗鄰著名的江布拉克景區。為發揮這些優勢,2019年腰站子村順勢布局文旅產業,打造了小麥博物館、鄉村振興實訓基地、麥田公園等一批特色景點,如今這里已成為周邊遊客來往遊玩的知名打卡地。

  11月20日,天山腳下,腰站子村被大雪覆蓋的麥田。新華社記者茍立鋒 攝

  村委會、電商直播間、拉面加工廠、小麥博物館,在腰站子村的各個崗位上,年輕人的身影隨處可見,青春之力的注入,讓腰站子村的事業充滿朝氣活力。

  “從9月開播到現在,已經有了100多萬元的銷量。”見到成紅玉時,她正在直播間講解如何用吸管將面團吹成氣球,攝影專業出身的她,半路出家嘗試直播帶貨,現在是腰站子的一張“靚麗名片”。“明年我們還打算尋找頭部主播合作,進一步擴大‘腰站子’品牌知名度。”成紅玉說。

  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唐培科認為與腰站子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群眾路線密不可分。“只有村兩委帶領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激發每個村民的積極性,讓大家都投入到這件事中來。”

  離開腰站子村的路上,車窗外冬日陽光明媚,天山下,雪茫茫,雪原之下的麥田里豐收正在孕育。(記者茍立鋒、張鋮)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