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科技,一起炫!15項前沿領域成果獲頒2023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獎
11月8日下午,2023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獎頒獎典禮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此次活動共徵集到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芬蘭、義大利、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的成果,涵蓋人工智慧、5G/6G、車聯網、大數據、網路安全、高性能晶片、數字醫療等前沿領域項目超200件,吸引了高通、百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網際網路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個人競逐。
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的重要活動,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至今已經連續舉辦7年,旨在展現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彰顯網際網路從業者的創造性貢獻、搭建全方位的創新交流平臺。
今年,獲獎項目首次區分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工程研發三種類型,來自世界各地的40位評審委員分類進行層層評審,最終評選出15項獲獎項目。在現場發佈環節,入選項目還獲得了由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頒發的紀念獎盃和證書。此外,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獲評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獎獎項申報組織工作成效突出單位。
今年2月,高通推出全球首個5G Advanced-ready數據機及射頻系統——驍龍X75,搭建5G高速發展的系統級基礎平臺,在業界首次採用面向5G的張量加速器,將AI性能提升至前代産品的2.5倍以上。它還將定位追蹤精度提升高達50%,毫米波鏈路接收功率提升高達25%。此外,驍龍X75以更多方式實現數千兆比特5G速度。
驍龍X75正將先進的5G技術擴展至各類終端和眾多行業。僅僅在驍龍X75發佈兩周內,多家中國模組廠商就推出了搭載驍龍X75的5G模組,為加速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的連接平臺支援。
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關鍵技術——百度
大語言模型的出現,展現著發展通用人工智慧的曙光。文心大模型和飛槳深度學習平臺聯合優化,快速迭代升級,訓練效率提升到3月發佈時的3.6倍,推理效率提升50多倍。基於上述關鍵技術,百度在全球大型科技公司中率先推出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文心一言在多個公開評測中,技術效果領先。全面開放兩個多月,用戶達到7000萬,場景達4300個。
技術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並應用於智慧搜索、通用對話等多個領域,聯合研製10余個行業大模型,助力産業智慧化升級。
4G/5G行動通訊共建共用關鍵技術創新與産業化——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019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簽署5G網路共建共用框架協議,建成了全球首張規模最大、網速最快的5G SA共建共用網路,也實現了4G中頻網路的全量共用。在共建共用的框架下,雙方攜手産業夥伴,通過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取得多項重大突破。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聯合華為、中興、中信科、北京郵電大學等産業合作夥伴,主導了20余項國際和行業標準,取得了50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加快了全球5G規模商用步伐。通過共建共用,每年節電超200億度、降低碳排放超1000萬噸。行業賦能上,雙方聯合打造了超5萬個5G行業商用項目,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中國聯通全光底座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光網路是數字資訊基礎設施的底座,中國聯通率先提出全光底座架構體系,聯合華為公司完成多項技術創新:攻克了超大規模全光組網及快速恢復難題,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的單域全光智慧交換網,具有超大頻寬、超低時延、超高可靠和智慧調度能力,實現了算力間高品質聯接;首次提出復用段保護與智慧恢復的協同機制,大幅提升了網路生存性;首次提出城域池化波分技術方案,通過多項技術創新,實現空間及功耗節省50%等。
該項目已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50余項,主導編制國際標準16項,主導編制行業標準13項。
C-V2X蜂窩車聯網技術路線,推動形成了智慧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發展方案,獲得中美日韓等授權發明專利548件,披露436件標準必要專利,連續多年編寫車聯網白皮書和路線圖等,産生重要國際影響。
首臺套C-V2X晶片、車規級模組等産品,廣泛部署應用於中國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17個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16個“雙智”試點城市,以及多個典型場景。基於該技術,産業生態加速形成,十幾家車企發佈了20多款車型,實現了C-V2X前裝量産。
IBM生成式人工智慧watsonx:企業級AI的未來——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為了滿足企業級AI的需求,IBM watsonx幫助企業在跨業務場景中快速訓練並部署AI能力。IBM watsonx已在全球陸續上市,在上市前,已有多個行業150多家客戶參與了watsonx平臺的技術預覽和測試,其中40多家在體驗基礎上提供了反饋與建議。
IBM正將watsonx.ai基礎模型全面應用於公司的AI和自動化軟體以及諮詢實踐中。在幫助客戶應用基礎模型的先期工作中,發現客戶的價值實現速度比採用傳統AI方法提高了70%。此外,IBM還將watsonx的部分模型和數據集開源,與社區和企業攜手共創。IBM還成立了生成式AI卓越中心,擁有1000多名AI專家。
GaussDB:分佈式數據庫——清華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
數據庫是基礎軟體皇冠上的明珠,千行萬業數字化都深度依賴數據庫。GaussDB針對性構建技術競爭力,應對企業多樣化數據管理訴求持續增長帶來的挑戰,廣泛應用於金融、政企等重點行業。
其中,華為已經全面上線GaussDB,在終端雲業務中上線6000+套,數據管理規模超6PB,服務4億+用戶。中國郵儲銀行基於GaussDB,打造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繫統,為全行6.5億用戶提供日均20億筆、峰值6.7萬筆/秒的交易能力。
GaussDB開源了單機主備內核openGauss,與産業共建數據庫開源根社區。全球下載量超過220萬,覆蓋100+國家或地區,廣泛應用於行業核心場景。
智慧油田工業物聯網WIA-PA技術與系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智慧油田工業物聯網WIA-PA技術與系統,打造網路、硬體、軟體一體的工業物聯網生態,實現對偏遠分散油井生産過程的實時線上監測,形成集遠端計量、故障診斷、節能優化于一體的智慧油田生産新模式。
目前,WIA-PA已覆蓋大慶、遼河等油田的油水井2.5萬口,有效解決了廣域大規模採油井的實時監控難題。WIA-PA相關技術成果授權專利百餘項,制定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4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標準貢獻獎一等獎、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
大規模雲網融合系統內容高效可靠分發與主動防禦技術研發及産業化——上海交通大學、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來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鵬越驚虹資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該項目通過動態的優化技術以及分級分類應用加速策略,成功克服了多媒體資訊跨網、跨域傳輸加速中的高效性和可信性難題。項目充分利用大規模雲網融合系統的彈性資源和資訊多源異構的優勢,首創了跨層次、多協議流量監測與協同防禦技術。項目提出的全程全網多媒體資訊分析理解與智慧檢測技術,增強了網路資訊內容安全分析的能力。項目研發了雲分發網路等九大類雲網內容分發與主動防禦工具裝備,並且形成了涵蓋電子政務、線上教育等近二十個行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為全球15000多個商業用戶提供服務。
多層次多元知識融通的自然語言深度學習基礎方法——清華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自然語言處理,是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關鍵。經過持續研究,該項目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多元知識融通的自然語言深度學習基礎方法體系,突破了自然語言深度學習的若干重要瓶頸制約,顯著提升了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的基本能力。
基於該方法體系,在最具影響的國際開源平臺GitHub上發佈了4個開源代碼,形成了一套語言與知識融通的深度學習開源系統,共獲2000多個星標,500余次復刻,在語言與知識融通的自然語言深度學習方向上的開源影響居世界領先之列。成果已成功應用於華為雲,服務150余個國家和地區,取得良好效果。
視覺媒體的層次化內容感知——北京交通大學、南開大學
如何模擬大腦的認知機制,實現高效且層次化的視覺內容感知,一直是電腦視覺領域的重大挑戰。該項目中,研究人員構建了“圖像分解-局部感知-全局融合”的內容理解框架,回答了“圖像有何物體”。通過構建多尺度短連接的特徵融合框架,回答了“物體有何像素”。該研究打造“識別-擦除相對抗”的計算模式,回答了“像素是何類別”。通過構建融合互補感知資訊的類別細分框架,解決了相鄰像素細粒度類別容易混淆的挑戰,回答了“類別如何細分”。
5G行動通訊系統高能效機理研究——華中科技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該研究聚焦5G能效問題,特別是解決5G超密集蜂窩網路架構、基站拓撲理論以及高能效低延時接入等挑戰。方案首次揭示了5G網路是一種密度受限無線通信系統,打破了基站密度與吞吐量/能效關係的傳統定論;還提出了一種5G高能效網路拓撲優化理論,攻克了網路能效的一大痛點——解耦問題,為行動通訊網路的全局協調優化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還提出海量分形多址接入機制,顯著優化了5G物聯網應用中的各項指標,帶來了更好的網路體驗。
ARGO是一種能對軌道車輛進行自主安全檢查的新型機器人。它取代以往操作員在維修現場對坑軌/檢查坑進行的目視檢查程式,可自動高精度地多次執行相同的操作。機器人可在鐵道內軌運作,因此能夠從底部對列車進行安全檢查,通過人工智慧手段檢查像剎車片、螺栓、剎車盤、列車連接處等關鍵零部件。此外,它還適應任何標準的鐵路,甚至不需要將火車開到專用的檢修坑道,讓安全檢查能夠在每一個車站、每一條鐵軌進行,不會受到空間限制。
當今世界各國積極發展醫療AI的人工智慧,但在普及過程中仍有許多挑戰。為此,騰訊在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用戶服務等方面的實力後,推出覓影數智醫療影像平臺,實現醫療影像數據和業務流程的互聯互通,為醫療機構提供一體的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平臺上已開放20多個AI引擎,助力17所高校與科研院所、23家公立醫院,以及33家科技企業正在平臺上開展科研工作。與此同時,通過“雲+AI”的方式,該平臺實現了遠端診斷、遠端會診、遠端示教查房、輔助診斷等多種數字影像應用,幫助醫生通過移動端完成多場景、多終端的診斷,加速醫聯體內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用,助推分級診療。
卡巴斯基汽車安全網關解決了汽車架構內安全通信的關鍵需求。其OEM可在汽車的電子控制器單元中嵌入卡巴斯基汽車安全網關,從而打造穩健的網路免疫系統,確保使用ISO/SAE21434標準時遵守聯合國R155和R156汽車法規。
該技術支援多種物理介面,包括CAN、乙太網、蜂窩網路和WIFI,支援ECU、智慧手機和雲之間的無縫信號和基於服務的交互,它提供本地、遠端診斷服務和軟體更新,並且可安全存儲敏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