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鎮到世界,“峰會效應”下數字經濟在浙江蓬勃發展
央廣網嘉興11月9日消息(記者 尚天宇)從硬體製造到整車上路,從院企合作到平臺科創。2023年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舉辦的第十年,央廣網記者走進嘉興,透過嘉興這個窗口,看十年來數字經濟在浙江的蓬勃發展。
在烏鎮峰會電力場景運營服務中心(保電指揮中心),新投用的數字電網平臺科技感十足,18個變配電站所和各個場館孿生成虛擬鏡像,指揮調度輕輕點擊即可直達“現場”。
“通過智慧巡檢機器人和無人機,對烏鎮350公里長的線路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在地下安裝370多個智慧地釘,在電纜井安裝60多個智慧蓋板,來保障整體的電力運營。”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巡檢機器人在巡檢過程中,會收集電壓、電流、環境等數據進行回傳,後臺分析進行故障研判,從發現故障到故障隔離,再到非故障區域的賦電,最快只需要40秒左右。
“大到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中心兩大場館,小到一座座配電房、一條條電纜,運作情況都能夠一覽無余。”數字電網平臺如同一個“智慧能源大腦”,對電力保障涉及的各類數據進行匯總、整合、分析,實時可視化呈現大會進程、電力運作、車輛物資、人員分佈等多種資訊,實現智慧調度、高效指揮。
數字化的浪潮下,烏鎮的“智慧小鎮”在乘勢加快建成。
“在智行烏鎮智慧駕駛艙,可以看到車位量、車流量、人流量、事故數四個關鍵的參數,針對烏鎮的車流量和人流量的數據,我們通過中國移動的AI和大數據,應用到平臺當中,基於數據分析,提供輔助決策。”在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行政執法指揮室的智行烏鎮智慧駕駛艙前,桐鄉移動政企部經理馮錦挺向記者介紹。
在實時預警通知版塊,可以清楚地看到實時的道路狀態,事件開始時間和事件預估結束時間精確到每分每秒,預警通知的詳情也清晰羅列。
此外,“智行烏鎮”還推出小程式應用,整合烏鎮景區及鎮區超7000個停車位資訊,還有公交、公共電單車等公共交通資源,停車場、停車位、路線……各類資訊一站在手。選擇“停車訂閱”功能,小程式就會自動發送該停車場的實時資訊到手機上。開啟“反向尋車”,拍照上傳,輕輕鬆鬆就能找到車輛定位。通過智行烏鎮智慧駕駛艙這顆中央大腦,鎮域泊位週轉率加快了,交通運作效率提高了,一個小小的“窗口”網際網路,暢通了烏鎮的交通網。
人才+創新資源集聚,推動科技創新。構建76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突破傳統光纖振動傳感難以超過100公里的限制、超導單光子探測器件(SSPD)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超導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尤立星所帶領的團隊屢創佳績,前不久,他剛剛入選“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尤立星與海歸博士張成俊聯手打造的賦同量子科技正位於嘉善縣羅星街道中國歸谷智造小鎮。“嘉善縣羅星街道、歸谷園區和企業三方共建博士後工作站,為人才的引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張成俊説,近年來,賦同量子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多所科研院校緊密合作,現在已經有10名博士在這裡工作,高層次人才的數目佔比很高。
以歸國留學人才為創業主體,集“海歸之智”,創“智慧之眼”,以智慧識別技術的産業化應用為核心,聚焦人工智慧和健康醫療兩大産業領域,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加快打造“雙示範”建設。
在嘉善縣祥符蕩創新中心,以田為景、以水為脈,這裡環湖佈局浙大綠洲、研發總部、國際服務、未來數字、生態低碳、醫械智研、沉香共富七大創新組團,形成“七星伴月”格局,藍綠空間佔比達到79.6%,致力於構建全要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和産業轉化鏈,全面推進高端人才引育、創新資源集聚、科創産業發展,打造世界級的科創綠谷。
目前,浙大綠洲組團,引入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佔地1369畝,是嘉興歷史上最大的科創項目,將建設未來食品、未來健康、未來設計等實驗室,未來學院、工程師學院2個高級學院,以及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未來創新園,建成後將集聚近萬名人才。
嘉善復旦研究院則依託復旦大學整合電路全産業鏈學科優勢,開展高能級創新載體建設、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賦能本地産業升級、打造協同創新生態、助力數字化改革,該研究院首輪重點建設國家整合電路創新中心浙江分中心,帶動區域創新生態發展,打造復旦大學人才資源、創新資源、産業資源與浙江區域特色經濟精準對接的橋頭堡。
吹風機、吸塵器、凈水機、洗地機……“通過智慧化的晶片,可以在設備運作過程中記錄反饋數據,將科技和日常生活進行結合,真正讓智慧家居走進生活,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高效。”嘉善復旦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研究院正在探索將技術應用於産業化,讓科技真正走入生活。
該研究院聚焦整合電路領域,引進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組建一支凝聚優秀青年科研人員和創新管理人才的頂尖人才團隊,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多單位聯合培養推動人才引育工作,打造全球頂尖的整合電路人才匯聚高地。目前,研究院已引進高層次人才(含柔性)5位國家級人才,7位省級人才,在職員工中碩博人數達到45人。
走進位於南湖區的敏華未來汽車智慧産業園,前臉、外飾件、尾門等汽車配件一應俱全。
基於多年的行業管理經驗和數字化轉型實踐,敏華把業務從生産汽車零部件,拓展到為該行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並成立敏雲科技,目標引領汽車零配件行業數字化轉型,打通産業數據平臺,賦能産業數字化經濟建設。
“現在工廠內已經實現了物料輸送、生産加工的全自動,只靠機器就能完成整個生産裝配流程。”在産業園內的黑燈工廠內,機械臂正在來回不停地作業著,敏實集團數字化轉型中心總經理鄒蘇明表示,希望把未來工廠的解決方案帶到網際網路大會,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賦能升級。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於烏鎮,不止于烏鎮。十年之約,從烏鎮走到桐鄉,“峰會效應”,在嘉興輻射浙江,加速産業升級和人才集聚,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