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情“網”事 丨滿滿賽博風,與烏鎮峰會時刻“互聯”
十年相伴,農行烏鎮支行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同逐“數”前行
2023年11月8日《錢江晚報》9版
第一次到農行烏鎮支行,坐的是當地的“蘿蔔快跑”,全程無人駕駛,最後停在烏鎮東柵景區的老商品市場的門口,走到對面就是農行烏鎮支行。
烏鎮地處嘉興,緊鄰湖州和蘇州,在從前,這裡依靠水路成了往來江浙的必經之路,一時人商鼎盛,這10年,烏鎮靠著網際網路這條新路,打出了另一張不一樣的名片,舊時水鄉與未來街區的反差感,讓這座古鎮別具魅力。
很多人都説,“烏鎮景區的崛起在於它的統一管理”,尤其是前臺支付的便利體驗,“是全省第一個刷卡無障礙景區”,農行功不可沒。
體驗感最好的古鎮
後臺少不了金融的助力
烏鎮西柵景區的第一批商戶王金説,這裡從前都是“觀光旅遊”,“從上海、杭州來的遊客,坐上大巴看一圈就回去”,每年的遊客量也只有不到100萬人次。
烏鎮旅遊公司(以下簡稱“烏旅”)很快轉變思路,開發西柵景區旅遊資源,招攬商家進駐,超市、飲食、民宿、酒店,“休閒旅遊”的體驗感拉滿,來烏鎮旅遊的人次連年翻番,王金的飯店也從一年掙幾萬元,到現在一年能掙幾十萬元。
“支付體驗特別好”,這是來過烏鎮旅遊的人都有過的切身體會。時任農行烏鎮支行行長、現任農行桐鄉支行副行長的錢峰説:“我們是跟著烏鎮一起發展起來的,農行一直都將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在景區內外。”
幾乎每個商鋪裏都有POS機,“最早是電話POS機,後來改了網路POS機,景區內任何消費都能刷卡”,再後來更新了BMP收銀終端,在自助售取票機上新增了一卡通、雲閃付等功能,又對烏鎮景區內所有POS收單機進行了“聚合支付”升級,幾乎每一代的技術革新都會很快被應用到烏鎮景區的每一個支付場景裏。
技術革新,機器換人,這些黑科技,不是為了“吸睛”。 一是為了方便管理,二是為了讓景區消費更透明,“你會發現,有些東西,景區裏比外面都便宜”。在烏旅、人行、銀聯和農行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烏鎮建設成為全國首個多渠道、高整合、高覆蓋、高安全的“智慧支付”落地小鎮。
從表面上看,是遊客的旅遊體驗感增強了,背後則需要打通數個財務管理系統。農行烏鎮支行網點負責人張斌赟説:“整個系統的搭建耗時超過兩年。”曾經後臺需要十多個會計整合對賬,現在只要不到5個人。這算是生産方式的轉變。
未來銀行不是物理網點
而是一種行為
在烏鎮子夜路和新華南路的東南角,半人高的圍墻後就是農行烏鎮支行所在的小院。正門和側門都是伸出的飛檐和藏在屋檐裏的柱頭,倣的是明清的木雕風格,雕的是和合二仙。主體建築的樓梯間外,也是一列木製花格窗框。
而踏進這裡的第一感受,不是高高的櫃檯,反而是到處能點的螢幕。農行烏鎮支行是最早在低櫃上也配備超級櫃檯的網點,“把高低櫃合在一起的自助機器,基本能實現業務一站式辦理”,大堂經理向記者介紹道,如今在農行ATM機上,也能體驗到刷臉取款的便利。
這裡的墻壁能點,會顯示現在的匯率和防詐宣傳;透明的櫃子門能點,會顯示裏面展示的金條和紀念幣的資訊;落地的廣告板能點,會顯示各類金融知識;茶几也能點,有金融小遊戲和烏鎮的簡介,等待父母辦業務的小孩們,最喜歡這張茶几。
早在2018年,烏鎮支行便成功創建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智慧科技旗艦店”,次年更是加速完成網點數字化轉型,成為全國農行第一批“5G+場景”智慧網點。
來到這裡的本地居民,基本不需要工作人員指引,也能自主辦理業務。一位76歲的本地老人丁軍表示:“在烏鎮早就習慣各種機器,輕輕鬆鬆就能把業務辦了,理財産品掃一掃,也可以手機上買”。
這樣的物理場所,機器能滿足85%以上的業務需求,人力從程式化的崗位中解放出來,“科技不是為了讓人偷懶,是為了提升效率和服務,這也是生産工具在變革生産方式”。
如今,農行烏鎮支行以智慧網點為依託,聚焦各類群體的服務需求,多層次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除了一樓的電子設備有宣傳教育的內容,2021年網點的二樓也被打造成為浙江省首批金融教育示範基地,已先後開展黨建及金融教育活動100多場,受眾人數達3萬多人。
技術變革與時並進
與網際網路大會命運共通
今年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第10年,從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始,農行烏鎮支行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最主要的金融保障銀行,一直與網際網路大會緊密相連、命運共通。
錢峰還記得,“第一年的網際網路大會,我們改了十幾版的保障方案。景區內外的外幣支付、換零錢,這都是常規服務,有些小國家的貨幣也要支援,還要升級測試景區內外的ATM。”對可能會出現的支付場景,都需要細緻考慮。
這些年,農行烏鎮支行先後在烏鎮景區及周邊投放POS機等收銀終端、機具800多臺,自助售取票機58台,實現景區IC卡在農行機具上通用、支付,實現對烏鎮景區內本外幣收單及結算業務全覆蓋。網際網路大會的支付體驗,也隨著技術的變革連年提升。
2015年,時任網際網路治理全球委員會副主任的戈登 史密斯在酒店購物時,經農行志願者指導,順利使用外卡進行POS機消費,農行先進便捷的支付結算渠道令他十分滿意,他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Very convenient(非常方便)”。
“那時候我們有黨員先鋒隊,有青年突擊隊,十幾個人跑景區,沒有觀光車,就靠一雙腳,跑遍景區的主要酒店、超市、商店”,農行的老員工們回憶起這些時,還是會不由得自豪。
每屆的網際網路大會,農行都會組織志願者隨時待命,同時承擔起引流、嚮導等金融之外的服務。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南蘇丹貿易工業投資部部長路易斯在農行志願者的幫助下,高效辦理了西聯匯款並取出人民幣現金。第二屆大會召開時,他還沒到會場就先來了農行烏鎮支行,之前的暖心服務,他一直沒忘記。
過去的9年,農行烏鎮支行以“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 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築牢金融服務保障線,收到各方點讚。
農行烏鎮支行年限最長的客戶經理孔碧亞説,每次接待網際網路大會的參會人員,大多都會在景區裏的木心美術館多停留一會兒,“這時候我們就會念那首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時候他們在槳聲燈影裏會喃喃念叨:“So slow, you need your whole life to love people that suit.”
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光,也是一段成長旅程,農行烏鎮支行歷經了數輪人事變遷,但不變的是農行人的熱情和追求。張斌赟説:“我們很幸運,能在第一線見證這裡的變化,也參與進這個發展歷程中。這既是機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