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六年擔任展臺講解員 他打開了自己的網際網路之門
編者按:
今年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舉辦的第十年。十年來,網際網路基因浸潤水鄉烏鎮,數字觸角不斷向外延伸,激蕩起創新發展的澎湃浪潮。因“網”而興,加“數”前進,浙江線上特別推出“@我的十年”系列報道,邀您走近那些投身網際網路浪潮中的人,見證他們在數字時代的點滴足跡。
浙江線上11月8日訊(見習記者 祝依凡) 11月7日,在烏鎮“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的中國鐵塔展區,講解員陳聰正向觀眾介紹著公司今年的最新産品,從通信、能源到智聯業務,他都信手拈來。這十年,他從網際網路行業的“門外漢”,到打開“網際網路之門”,乃至成為博覽會展會上的老面孔。他的成長之路,也是一本“網”事發展的見聞錄。
趕鴨子上架的“講解員”
“我當時就反覆背稿子,就怕説錯了。”回憶起2018年第一次在“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擔任講解員時的場景,陳聰説,那份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又仿佛重新回來了。那一年,是他進入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年。
2014年,當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在烏鎮啟幕時,陳聰還是一個坐在大學教室裏的青澀少年,一行行簡易的編程代碼,是他初涉“網際網路”的起點。對於網際網路大會,彼時陳聰印象最深的還是各類前沿科技,尤其是AR、VR技術:“挺想去看看的,但沒有機會去到現場。”他清楚地記得,被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上的各類黑科技“遠端”感染後,自己跑去商店試帶VR眼鏡心裏的那份激動。
從懵懂邁入網際網路,陳聰怎麼也沒想到之後會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産生這麼深的關聯。
2015年,陳聰參加工作後進入了通信行業。2018年,他入職中國鐵塔金華分公司,開啟了他的“觸網”之旅。最初他被派入能源部門擔任行業經理,工作中需要運用外賣行業的熱力圖來進行分析和布點。
那一年,公司首次參展“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因為現場能源業務的講解工作被分配給了他。“我不擅長講解,也是趕鴨子上架。”回想起當時,陳聰説,因為可以讓大家現場體驗電動二輪車的換電過程,公司展區人流不斷。再加上能源是公司的新業務,大家都覺得很新鮮,不少企業對此很感興趣,留下了聯繫方式。
這次參展,讓大家看到了鐵塔公司“觸網”的更多種可能,陳聰也發現了網際網路的巨大魅力:“展會能夠把‘網際網路’這個名詞具象化,讓我知道這些新科技能為生活提供什麼便利。”
將知識照進現實的“行業總監”
2019年,陳聰從金華分公司調至浙江省分公司,業務工作轉移到了智聯業務上,公司通過在通信鐵塔上挂載各類監控設備,再加上AI識別演算法,為林業、國土、環保各個領域提供數字化監管手段。
雖然換了領域,但陳聰的講解並沒有止步。到今年,他已經連續6年擔任公司在這場盛會期間的講解工作,也逐漸從單個業務的介紹,變成全場通講。
“我現在看兩眼稿子就能自己説了。”陳聰告訴記者,因為每年的參展,自己對公司的整體業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他還發現觀眾和其他企業對智聯等新業務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2018年至今,陳聰最大感受是智聯行業AI識別演算法不斷迭代升級,如今準確性和實用性都有了極大提升。
除了工作,陳聰也會去參觀每年博覽會上亮相的新科技,尤其是感興趣的AR、VR領域,甚至給他帶來了工作上的靈感。為了向客戶介紹推介産品和業務,以往他會帶著無人機去現場拍攝視頻。受到展會上AR技術的啟發,他建議技術團隊做一個虛擬的AR場景,讓客戶通過手機360度旋轉的方式體驗産品的效果。“很方便,不用跑來跑去拍,而且客戶也更喜歡這種新穎的呈現方式。”
或許,是展會講解員這個特別的身份給陳聰打開了一扇網際網路的窗戶;或許,是網際網路大會給參會的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把跨入網際網路大門的鑰匙。十年峰會,不僅影響甚至改變了陳聰的人生,也讓他從“門外漢”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局中人”,參與和見證了行業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