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數據局揭牌,將帶來哪些變化?

2023-10-27 09:3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新聞1+1丨國家數據局揭牌,將帶來哪些變化?

  10月25日,新組建的國家數據局正式揭牌亮相。這個機構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用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等,核心就是一個關鍵詞——數據。如何平衡數據開發利用和個人資訊安全?如何推動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本期《新聞1+1》我們一起關注。

  “副部級”的高規格單位

  國家數據局來了!

  北京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教授 張向宏:對國家數據局的掛牌,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理解。①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生産要素,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強。數據作為一種資源,由一個中央部委來管理,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②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發展得非常龐大,2022年的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50.2萬億,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1%,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如此大規模的數字經濟,也需要一個高層級的部委管理。

  ③我們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仍然“大而不強”,所以在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制度、數字開發利用以及數據産業等方面,提升空間還比較大。同時在管理方面,過去還存在著多頭管理,比如説至少有八個部門在對數據進行管理,並且層級比較低。落實到數據具體業務方面,都是一個司局在管,所以上升到一個部級單位,並且在發改委這個層級上來進行管理,有利於統籌全國的數據要素資源,形成全國一體化的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數據産業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規劃和建設,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的發展。

  何為數據基礎設施?

  北京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教授 張向宏:從資訊化、數字化過程來看,我們現在處於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階段,這是一脈相承的過程。在國民經濟與社會資訊化發展的過程中,有資訊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從資訊化邁入到數字化階段以後,也要有與之對應的數字基礎設施做支撐。比如,資訊化發展階段的基礎設施主要是通信網路基礎設施,負責通信的傳輸。到了數字化階段,除此之外,還要有算力基礎設施,有了5G,有了衛星網際網路,有了北斗等等,與通信網路基礎設施,傳統的資訊基礎設施,一起構成了數字基礎設施。

  從我們中心的初步研究來看:①數據基礎設施仍然是以傳統的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為主體、為基礎的一個“硬基礎設施”。②而根據數據要素産業化特點,與之相對應的第二個層次就是“軟基礎設施”,包括接入的一些標準、規範、工具等等,這是進入數據化階段的一個重點。③對國家一些數據規模比較大,數據品質比較高,數據潛能比較豐富的行業和地區,要建立一個數據空間,形成一個從底到頂,硬基礎設施到軟基礎設施再到數據空間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對新的數據要素産業化階段進行支撐。

  新成立的國家數據局

  與普通人或企業有關係嗎?

  北京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教授 張向宏:對於個人,人工智慧賦能和強力介入,讓一些職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比如程式員、設計師、藝術家……對這些職業帶來根本變化。另一方面,一些新職業也會誕生,出現在數據“採、存、算、管、用”的各個環節中。比如採集標注,通常認為大數據、人工智慧是一個高科技産業,但是數據標注則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産業,我們預計,隨著數據規模的暴增,數據標注産業也會隨之發展。再比如對數據的智慧分析,會有數據分析師,有相應的諮詢、認證、培訓等職業,這也對我們個人的影響非常大。

  而從企業角度來看,隨著數據要素的乘數、倍增效應的增加,將會提高傳統企業的效率,改善生産。同時,一些新的産業、業態也會誕生,比如數據産業、比如説數據要素型企業、數據基礎設施型企業等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