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挺膺擔當,不負青春韶華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邵萌)青年,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響亮名稱,一幅永葆朝氣的青春畫像。回望歷史,無數青年接續奮鬥,擔起振興民族的重任;再看今朝,“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 生逢“可為”盛世,青年們重任在肩,更當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用青春在祖國大地書寫新的篇章。
  
2023年國慶節當天,青島海上日出,火紅的朝霞中,海面上的船只倣佛正漂向太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什麼是青春該有的模樣?青年之力怎樣書寫時代華章?10月14日,由中央網信辦聯合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3“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將在四川大學舉行,感召青年不斷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譜寫青春華章,需堅定理想信念,篤立鴻鵠之志。理想引領人生航向,信念提供不竭動力。我們看到,在杭州亞運會上,青年運動員們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用一個個獎牌書寫奮鬥華章,展現中國自信:滑板男子碗池項目決賽中,15歲少年陳燁頂住壓力,力壓兩名日本選手,拿下中國隊在滑板項目世界大賽上的首枚金牌;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決賽中,盛李豪和黃雨婷組隊出戰強勢打敗對手,這對還不到20歲的“超強組合”已經在期待挑戰巴黎奧運會的首金。“胸懷淩雲志,不負少年時”,壯志豪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砥勵前行。
譜寫青春華章,需胸懷“國之大者”,書寫責任擔當。強國復興有我,青年責無旁貸。我們看到,在眾多的領域里,青年工作者們躬身一線、深耕鑽研,用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展現中國實力:古遺傳學女科學家付巧妹,帶領年輕的團隊不斷取得突破,為中華文明探源再添新證,也推動了我國古DNA研究進入世界前列;“大山的女兒”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揮灑汗水,展現青年人的挺膺擔當,激勵著眾多奮鬥在基層一線的青年工作者用行動證明“黃文秀一直在”。責任擔當支撐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自強不息。
譜寫青春華章,需甘于經受磨礪,堅持拼搏奮鬥。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我們看到,新時代青年們在苦難中傲然挺立,在考驗中敢于鬥爭,用樂觀拼搏的精神戰勝一個個難關,展現中國精神:身殘志堅的“扭扭車男孩”張亮,長期忍受著病痛折磨,但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知識,一步步改變了命運;論文致謝走紅的“寒門博士”黃國平,歷經苦難依然心懷感恩,面對爆紅依然表現淡然,在22載艱苦求學路上向著光奔跑,從小山坳里的放牛娃成長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人員。“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奮鬥精神推動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迎難而上。
這些在各行各業奮發進取、勇毅前行、滿懷激情、思想進步的“有為”青年,擔起了振興民族的職責,用自身行動書寫著不負青春的答卷。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續奮鬥。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時代給予了我們更廣闊的舞臺,我們理應勇擔時代重任,以奮鬥激揚青春,以行動書寫擔當,不負青春韶華,不負“可為”盛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