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築防線——天津防汛泄洪現場直擊

2023-08-03 10:07: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天津8月2日電 題: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築防線——天津防汛泄洪現場直擊

  新華社記者

  天津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內,匯報汛情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8月1日22時10分,永定河洪水水頭到達天津市武清區邵七堤,天津防汛泄洪保衛戰正式打響,這也是“九河下梢天津衛”此次防汛的重中之重。

  7月28日以來,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7月31日,天津市水務局洪澇災害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隨著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上遊泄洪量加大,天津境內河道水位逐步上漲。天津市武清區、北辰區立即組織永定河泛區人員轉移安置、堤防防守等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天津已完成永定河泛區轉移安置人員3.5萬余人。

  邵七堤村地處天津市武清區與河北省廊坊市交界,是永定河進入天津的“第一站”。記者8月1日下午來到村里時,村民已轉移完畢,偌大的村莊僅剩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寇之明帶領幾名村幹部留守。“一遍又一遍挨家挨戶敲門,確保人員轉移完畢。而且也幫著留意各家情況,讓大夥兒安心。”寇之明說。

  一腳水、一腳泥地站上邵七堤村北部河堤遠望,渾濁的水流加速上漲。河堤較矮處用沙袋臨時加高,幾位村幹部正沿著河堤來回巡查值守,確保能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置險情。

  7月31日下午,武清區大黃堡鎮五年級學生張蒙嬌隨家人來到武清區職業教育中心臨時安置點住下。在該臨時安置點的人名冊上,記者看到,有來自大黃堡蓄滯洪區和永定河泛區內的557名群眾轉移至此。

  臨近中午,值守在安置點的武清區職業教育中心主任陳雲濤趕到食堂,查看午飯準備情況,四喜丸子、炒菜花剛剛出鍋。“一日三餐不僅要足量,而且用的蔬菜、肉蛋都得是新鮮的。”陳雲濤說,要讓群眾來這里能吃好。

  來自武清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最新消息顯示,該區防汛重點區域大黃堡洼分洪區和永定河泛區4.5萬多名群眾全部完成轉移。

  永定河泛區在天津市北辰區有16.94平方公里。在北辰區雙街鎮附近的北運河畔,施工人員用沙袋構築起一條長60余米、一人高的堤壩。北辰區水務綜合服務中心現場負責人吳佳坤說,為防止水位上漲漫向河畔居民區,從7月31日晚上10點開始,運河全段開始對封口堵漏。“經過徹夜10余個小時的連續施工,封堵工作基本完成。”

  與此同步,2053名群眾轉移完畢。雙街鎮工作人員王凱說,他所在的工作小組負責90多戶人員轉移,從7月28日動員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整個轉運過程不到三小時,秩序井然。”

  北辰職專安置點宿舍內,基本的洗漱及床上用品準備齊全。宿舍一樓設有臨時醫務室,前來支援的醫生高偉說,醫療支援隊伍24小時一輪班,保障居民醫療需求能及時滿足。

  電力部門也在密切關注著汛情變化。“我們在北辰職專、大良中學等11個安置點配置了應急發電裝備,部署102人實施24小時駐點值守,保障安置點電力可靠供應。”國網天津電力設備部配電處副處長鄭悅說。與此同時,對蓄滯洪區等特殊區域提前開展電力設施安全隱患排查,防止次生傷害發生。

  從上周末開始,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不少基層幹部開始在河道沿線值守。臺頭鎮黨委委員王震說,臺頭鎮與河北省交界,大清河與子牙河穿過鎮域內,泄洪壓力不小。隨著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大清河東淀蓄滯洪區達到啟用條件,自8月1日淩晨2時起啟用。

  臺頭鎮村民郝漢民說,工作人員這幾天入戶講解防洪知識和未來可能撤離的注意事項。“我們兩口子把家里東西都歸置好了,準備了換洗的衣服,就等通知轉移。”郝漢民說。

  就在2日上午,靜海區發布東淀蓄滯洪區全體人員轉移的通告,臺頭鎮、獨流鎮、王口鎮轄區內東淀蓄滯洪區全體人員務必于8月3日12時前全部轉移完畢。

  根據水文預測,大清河新蓋房分泄洪水將于8月6日前後抵達天津,子牙河洪水8月7日前後進入天津境內。從北到南,天津市多條河道出現洪水逐步入境的情況,泄洪形勢嚴峻。

  “在洪水來臨前,我們緊急對薄弱堤段、堤防進行加厚、加高。”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水旱災害救援處副處長張東方說。天津各部門嚴陣以待,在基層築起一道安全防線,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記者毛振華、黃江林、王暉、郭方達、白佳麗、宋瑞)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