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政策送暖強信心 消費復蘇按下“快進鍵”

2023-03-14 09:1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人民網《“兩會財經眼”》系列報道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內容,從經濟目標、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角度,集中採訪一批代表委員、權威專家、行業領軍者,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

  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把“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了今年工作重點的第一條,足見擴大內需的重要性。而提振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

  多位專家學者及消費領域從業者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提振消費要增加居民收入提振信心,做好民生保障提升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意願,創新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增收入保民生

  讓老百姓能消費、敢消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消費是商品實現價值並滿足人們需求的過程,也是國民經濟迴圈和社會再生産的重要環節,消費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是增加居民收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老百姓的消費意願首先是基於好的預期,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儘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提高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佔比,增強老百姓消費的底氣。

  增加居民收入,首先要穩定和增加就業機會,有就業才能有收入。過去五年,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270多萬人。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新增就業的目標定在了1200萬人左右。

  截至2023年1月,我國市場主體達1.7億戶,其中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達1.14億戶,約佔市場主體總量三分之二、帶動近3億人就業。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要千方百計幫助個體工商戶發揮優勢、融入市場,讓個體工商戶這個“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助推我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如智慧樓宇管理員、網際網路行銷師、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一大批新職業涌現出來,人社部發佈的2022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凈增了158個新職業,為擴大就業提供了基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其中對住房保障、教育、醫療、養老服務以及生育支援等都有提及。

  五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學生每人平均經費投入大幅增加;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降低費用負擔超過4000億元;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穩步提升城鄉低保、優待撫恤、失業和工傷保障等標準;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等,將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

  消費復蘇進行時

  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在1月份國新辦舉辦的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到新的階段,消費環境、消費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費能力、消費意願增強,相信今年的消費恢復會有較好的勢頭,將會帶動整體經濟的運作好轉。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較上年農曆同期增長27.8%,一些商圈人流熙熙攘攘,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8%。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200.9億件,突破200億件僅用67天;全國每天有1億件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流動,促進城鄉商品流通、拓展農村消費。

  俏江南CEO楊秀龍表示,今年以來明顯感受到餐飲消費正在復蘇,門店的上座率、營業額比去年同期都有明顯上漲,集團餐飲業營收相比去年同期上漲24.7%,相比2019年上漲1.9%,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門店都出現了包間預定緊張的情況。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表示,餐飲業是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領域,新的一年儘管面臨挑戰,但相信餐飲行業將加快向好恢復。

  促進消費高品質發展

  新場景、新業態、新技術催生新需求

  消費升級的定義起了新變化,消費者花錢變得更理性,消費升級的要求變為更多的個性化和高品質。由新場景、新業態和新技術驅動的高品質新供給正在催生著新需求。

  近年來,中國免稅經濟産業發展迅猛,而我國免稅産業起步較晚,機制模式等環節仍待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議,以上海、北京等五個獲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城市為試點,率先開展擴大免稅經濟的相關工作,包括探索逐步放開免稅産業的市場準入、進一步調整優化免稅政策、加快佈局一批離島及市內免稅店和拓寬國産品牌的免稅銷售渠道。

  産品和服務的不斷迭代升級,也促使著消費者對消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加多寶集團黨委書記龐振國表示,“消費升級”不是簡單的産品漲價,而是消費品質的升級。

  OPPO首席産品官劉作虎表示,品質是産品的尊嚴,要始終把産品品質放在首位,長期堅持關鍵技術解決關鍵問題,從能夠解決用戶真正痛點的技術問題入手,持續穩定地輸出好産品,才能提升消費者體驗。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表示,對於品質消費,其內涵包括安全性、設計感、體驗感和互動感以及文化內涵。比如受年輕人喜歡的“國潮”興起,也是品質消費未來趨勢之一。

  在後疫情時代,大眾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大健康産業也成為新消費熱點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傑表示,建議鼓勵多方參與老年營養教育,扶持針對老年人群的營養科研項目,加快老年健康技術研發基地和科研應用轉化平臺建設。為了滿足國民多層次、多元化健康需求,建議建成一批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大健康産業集群。

  據了解,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將聯合有關部門,調動各地方、行業協會、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營造“全年樂享全民盛惠”的濃厚消費氛圍。

  開年以來,全國各地也積極實施了多項促進消費的政策。從業者紛紛表示,消費市場已經“回暖”,中國消費復蘇正在按下“快進鍵”。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