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推動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2023-02-23 10:1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鄭海鷗)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涉及不同門類,要找準各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契合處、聯結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有機融入能進一步豐富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等旅遊空間的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底蘊。

  《通知》強調,對在旅遊空間範圍內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要加強保護傳承,提升展示利用水準。鼓勵從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融合發展推薦目錄中選擇適合的代表性項目進旅遊空間,從其他地區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要適合本地文化生態,被當地群眾和遊客接受認可,避免生搬硬套、簡單移植和同質化發展。

  在豐富旅遊産品方面,《通知》指出,支援將非物質文化遺産與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冰雪旅遊、康養旅遊、體育旅遊等結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旅遊。

  參與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遊客深度認知、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有效途徑,也能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傳播。《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將遴選特色鮮明、服務成效顯著、群眾廣泛認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設施場所和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研學等服務的旅遊相關場所,設立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基地。

  《通知》強調,文化生態保護區、傳統村落、古街、古鎮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孕育生存和傳承發展的重要空間。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有條件的傳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坊、展示廳、傳承體驗所(點)、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與旅遊融合發展,讓傳承人、村民、居民成為旅遊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

  《通知》明確,支援圍繞傳統節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時間節點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重點活動,圍繞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旅遊線路。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