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東西問釋典丨郭齊勇:“為政以德”何以成為中國治世智慧?

2023-02-10 08: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題:“為政以德”何以成為中國治世智慧?

  ——專訪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

  作者 崔白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涵著豐富的政治智慧。早在春秋時期,孔子便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作為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理念,“為政以德”深刻影響了歷代執政者的治國理政實踐。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表示,在治國理政方面,儒家的基本主張是“禮、樂、刑、政”的相互補充和協調,強調“德主刑輔”。他認為,治理的關鍵在人,人的素養和道德水準,對制度和法規的制定、修改、執行至關重要,因此,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補充,“為政以德”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價值。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為政以德”被認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其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內涵是什麼?

  郭齊勇:“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此句出自《論語為政》,是該篇第一章,意即如果以道德來治理國政,治政者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臣民有如眾星,都會環繞著他。

  春秋末期,天子大權旁落,諸侯紛爭,亂象叢生。孔子在此背景下呼籲德政,希望治政者無為而天下歸之,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以簡禦繁,使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中新社記者: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對“德、禮、政、刑”等相關概念各有不同側重。儒家作何理解?

  郭齊勇:在治國理政方面,儒家的基本主張是“禮、樂、刑、政”四者的相互補充和協調。在這裡,禮是社會生活的秩序與規範,樂是與禮相協調的音樂、藝術,刑指刑罰,政指政令。總的説來,禮樂是文化,其內核是倫理道德。當時的刑罰很殘酷,儒家反對唯刑罰是從,批評主張“嚴刑峻法”的法家。長期以來,儒家強調“德主刑輔”。

  中新社記者:歷經兩千多年曆史,“為政以德”為何能經久不衰,成為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郭齊勇:“為政以德”,實際是對治國理政的人提出道德要求,有益於百姓利益。這屬於民本主義思想傳統。

  當然,這只是儒家的理想,現實中難以完全做到。古代統治者為政的目的,主要是維護統治集團的利益,其權力與財産的分配與再分配,有他們自己的遊戲規則。百姓權力與財産的求取、獲得,服從於統治秩序的鞏固。儒家這一主張,代表著百姓的需求,即在維護一定時空政治秩序的前提下,使其獲得基本生活保障和休養生息。

  儒家懸置這一理想,當然也有批判與指導現實的意義,但力量較弱。其經久不衰,正説明這一理想很難達成,需不斷追索。之所以成為治世之智慧,是因為儒家看到僅靠法律,特別是早期的刑罰,不能成為治世之道,還應啟發人(首先是君臣)內在的良知良能(孟子),或通過教育與訓導,學習遵守社會規範(荀子)。

  中新社記者:孔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孟子》則曰:“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德政對執政者的德行提出哪些要求?

  郭齊勇:“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句,出自《中庸》第二十章,是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時得到的回答。意即,為政在於得人,即識別與任用賢人;能修養其身的人,上得君之信任,下得臣民擁戴,則政務無不通達。這裡強調君主表率自身修養的重要性,才能識別與任用賢人,道是天下之達道,仁是人內在的道德。

  孟子所講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出自《孟子公孫醜上》,意指用武力征服不能得人心,要用道德感召,使人心悅誠服。

  德政對執政者提出的要求,孔子認為是“恭、寬、信、敏、惠”,即嚴肅認真、寬容厚道、言行一致、勤勞敏捷、施惠於人。官員莊敬自重,才有威嚴,不會招致侮辱;寬厚寬容、有大氣度,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並得到擁戴;誠信無欺,會得到任用;勤勞敏捷,效率高,會貢獻大;施恩惠於人,才能用人。嚴肅、寬厚、信用、勤敏、施惠,至今仍是為政者之德。

  孔子還提出順應人民利益的“利民”思想,並進一步對君子、官員提出了德、才、祿、位相統一的要求,均從安民濟眾的根本出發。安定天下,主要是使百姓平安。

  中新社記者: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亦重視道德對政治和社會治理的作用,強調“賢人政治”和“公民美德”,但其德治思想並沒有避免城邦衰落。西方的德治思想與儒家有何異同?

  郭齊勇:東西方大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或蘇格拉底、柏拉圖,都不可能只講德治,不講法治。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也不是只強調道德,他們更重知識、理性。柏拉圖對理念世界與感覺世界進行二分的理念論,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在政治哲學上,他們講得很全面,沒有奢求用德治避免城邦政治的衰亡。

  東西方政治思想,包括德治思想的比較甚為複雜。就中國德治思想而言,各時代,各思潮、流派、人物的主張豐富多彩,莫衷一是。籠統地講,會以偏概全,但抽象比較而言,西方傳統是法治前提下的德治,中國則是德治前提下的法治。“法治”與“法制”有別,不能狹隘地講“刀制”,而應全面地講“水治”。尤其中國傳統的“禮治”,既非法治,亦非人治。“禮”“禮制”“禮治”“禮教”是富礦,“仁”與“禮”的關係中蘊含豐富的資源。過去人們習慣説“吃人的”禮教、禮制,現在看來也需要重新檢討。

  中新社記者:儒家德治思想至今影響中國政治發展。當下,“為政以德”有何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郭齊勇:儒家德治思想有優長也有局限。德治雖不等同於人治,但還是接近人治。我雖不是制度萬能主義者,但還是相信制度比人強。因此,我們應理性批導(莊子講“批導”)傳統的德治思想,把它作為現代法治的補充。

  再好的制度、法則,也要靠人去制定、修改與執行,人(特別是官員)的素養、道德水準,對制度、法規的制定、修改、執行至關重要。

  今天,“為政以德”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補充,仍具重要價值,因為這涉及“落地”,即制度如何落實。治理的關鍵在人,即有道德的人,這其實也是人類共同的價值。中國可以把儒家以修身為中心的“修齊治平”之道介紹給世界,並以此為基礎,吸收、消化各地域文明的優長。

  中新社記者:您曾指出,儒家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不斷中國化的社會文化土壤,也非常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等問題。您如何理解“兩個結合”?

  郭齊勇:“兩個結合”特別重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歷史的真實,是實在的過程。但由於這一結合是隱性的、“日用而不知”,人們往往將其忽略。當下特別提出,是希望全體人民更有“文化自覺”。

  傳統文化之中有眾多珍寶。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現代洗汰留下許多精華,更具有現代意義與時代價值。從方法論上看,需要用現代的、世界的視域來重建中華新文明,不能再重復片面性。“兩點論”“同情的理解”已然不夠,現在是全面、深度的體認、發掘與“創造性轉化”。我們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而是高層次地面向未來。例如對傳統中的“五倫”進行批評和改造,建構現代新“六倫”,尤其把“君臣”一倫改造為平等的同事關係,並創造性建構“群己”一倫,即父(母)子(女)有仁親、夫妻有愛敬、兄弟(姊妹)有情義、朋友有誠信、同事有禮智、群己有忠恕,將社會關係調治得更健康。(完)

  受訪者簡介:

  郭齊勇,湖北武漢人,1947年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與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國學院榮譽院長,湖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主席。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2017年被評為世界儒學研究傑出人物,2019年被評為儒學大家。曾任武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哲學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通史》(先秦卷)《中國儒學之精神》《儒學與現代化的新探討》《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中國哲學的特色》《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國人的智慧》《中國思想的創造性轉化》《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熊十力哲學研究》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