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美國一意孤行,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

2022-12-28 10:14: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道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2月22日發表題為《夢遊般陷入全球貿易戰》的文章,作者為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安妮·克魯格。全文摘編如下:

  貿易戰極具破壞性,因為相關國家往往會通過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予以報復。這一惡性循環被認為大大延長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在1945年後領導了建立新世界貿易體係的努力。70年來,全球貿易以法治為基礎,以國際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後被世界貿易組織取代——確保了對爭端的公正裁決。

  但從2017年開始,美國特朗普政府實際上收回了美國對世貿組織的支持,並與中國展開貿易戰。除了對進口商品徵收歧視性關稅,特朗普政府還對鋼鐵和鋁等商品徵收更廣泛的關稅,理由是令人懷疑的“國家安全”問題。而大多數貿易律師都認為,這些措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遺憾的是,拜登政府既沒有取消特朗普的貿易措施,也沒有恢復爭端解決機制等世貿組織的重要功能。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將給主要貿易夥伴和盟友造成非常大的損害,以至于它們幾乎肯定會採取報復行動。屆時,美國將發現自己陷入一場貿易戰——不僅與中國,而且與自己的盟友——世界將面臨又一場重大危機:國際貿易體係崩潰。

    《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都是公開的保護主義和歧視性法案,違反了美國通過多輪多邊關稅削減談判達成的協議。例如,《通脹削減法案》規定向購買電動汽車的美國人提供7500美元補貼,前提是這些電動汽車在美國制造,而且主要零部件(必須包括佔電動汽車成本40%的電池)也在美國制造。同樣,《芯片與科學法》授權撥款520億美元,用于資助私營企業在美國建造的芯片制造廠。

  外國政治領導人面對美國的不公平做法不能袖手旁觀。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向拜登明確表示的,美國的單邊保護主義有可能引發更廣泛的貿易戰。

  如果《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如期在明年1月1日生效,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美國的盟友將予以報復,而這反過來會招致美國的反擊。這種針鋒相對的升級可能會影響越來越多的出口類別,擴大經濟損失的規模。世界主要貿易大國必須迅速行動起來,防止爆發全面貿易戰。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