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 “糧”亭會 增收致富“新打法”

2022-11-27 17:1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廣西河池市南丹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朵努社區,承載著從5個鄉鎮搬遷來的1092戶近6000名鄉親的幸福與希望,社區中95%以上都是白褲瑤群眾。

  2017年,完成搬遷後,移民群眾們通過外出務工、就近就業也逐漸適應了新身份、新環境。每年冬春季,這裡有很多傳統民俗活動,外出務工的人也都會提前返鄉。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增收致富,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糧”亭會:探討增收致富的“新打法”

  朵努社區位於廣西最西北的河池南丹縣裏湖瑤族鄉。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裡也開始了一場場“糧”亭會,社區黨員幹部群眾圍坐一起,深入學習二十大精神,探討增收致富的“新打法”。

  “零工驛站”:返鄉務工群眾的“人才市場”

  今年7月,朵努社區在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了“零工驛站”,為不便外出務工的群眾提供就業服務。現在,這個驛站功能升級,每天都要對接大量的用工企業和崗位資訊,成了返鄉務工群眾的“人才市場”。

  特色民族文化資源為鄉村振興賦能

  在朵努社區,95%以上的居民是白褲瑤,作為瑤族的一個分支,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猴棍舞、白褲瑤服飾都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可對白褲瑤群眾來説,無論是外出務工,還是就近就業,從事的工種技術含量低、薪酬不高問題仍然存在。因此,如何讓特色民族文化資源為鄉村振興賦能,成為社區黨員幹部群眾討論最多的話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