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沙特媒體:全球權力正發生歷史性轉移

2022-10-30 15:18: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道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10月27日刊登題為《隨著區域主義推動亞洲崛起,全球權力發生轉移》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在歐美因俄烏衝突導致的經濟危機不斷加劇之際,中國等國加緊推動亞洲經濟和安全一體化進程。不僅歐亞和東南亞目前現有的區域性網路得到了鞏固,而且隨著中東地區新成員國的加入,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也得到了加強和擴大。

  亞洲區域主義的最新表現是10月12日至13日在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的亞信峰會。此次會議決定,該組織將逐步轉變為全面發展的亞洲經濟和安全合作組織。

7月29日,X9015次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開往哈薩克(張博文 攝)。

  7月29日,X9015次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開往哈薩克(張博文 攝)。

  與亞信會議和歐亞經濟聯盟相比,上海合作組織在過去20年間確立了其作為歐亞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間組織的地位。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0%以上,其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的近30%。還有6個中東地區國家作為對話夥伴。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並且在成員國參與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開發項目。

  除了歐亞大陸,中國還成為亞太地區最大貿易集團《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重要參與者。該貿易集團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一,其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近三成。

  亞太經合組織是包括中美兩國在內的區域性組織,其19個成員的總人口超過了29億,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的60%以上。

  由此可見,中國已經深深融入了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中。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美國對此的回應是,在今年6月推出了七國集團“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計劃。考慮到七國集團成員國面臨因當前全球能源危機而不斷加劇的經濟困境,該計劃的未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在歐亞大陸和亞太地區不斷擴大區域性網路。與“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洲、非洲、南美甚至歐洲部分地區的廣泛經濟影響相比,美國倉促推出的抗衡措施相形見絀。與美國主導的倡議相反,參與中國主導的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國家往往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在中東地區,特別是隨著海灣國家通過與上合組織和亞信會議的合作,歐亞大陸正日益實現其經濟多元化。

  在新一輪經濟區域主義浪潮的推動下,亞洲確實正在崛起。這是全球權力的歷史性轉移,從歐洲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和相對近期的“美國世紀”發生了轉變。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