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的共同富裕事業持續發展成就斐然

2022-10-30 14:4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國外人士看中國這十年】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把實現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不斷完善共同富裕的總體概念。不僅在物質層面上提倡“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而且還從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精神文明角度,全方位闡釋了共同富裕的豐富內涵。

  實現共同富裕需要高品質發展。世界正處於新工業革命(自動駕駛汽車、3D列印、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奈米技術、基因組學和基因工程)的前沿。中國此時卻遭到不合理的貿易限制,甚至在關鍵産品進口中遇到“卡脖子”問題。面對這一挑戰,中國共産黨採取了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重視高新技術的開發、推廣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為支援科技創新,中國共産黨十分重視發展國民教育和職業培訓,致力於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同時,中國共産黨鼓勵民眾勤勞創新致富,打造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

  在鼓勵創新致富的同時,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政府加大了對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加強了對不合理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中國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反腐敗行動,包括“打擊有組織犯罪”和“掃黑除惡”行動,堅決遏制權錢交易。在金融和房地産領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還採取措施控制債務和相關風險的紅線,強化對房地産和影子銀行的監管;在平臺經濟中,中國政府加強對平臺巨頭反壟斷監管,防止其通過打壓競爭對手和壓榨小供應商獲取超額利潤;在文化領域,政府嚴格對文化娛樂産業管理,嚴打明星偷稅漏稅等問題,同時努力確保視頻遊戲行業的發展不會影響教育、科學、技術和其他文化事業。

  收入分配最深刻的驅動因素是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國共産黨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加工資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額,限制用人單位過多延長勞動時間,著力提升競爭公平性。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政府貫徹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區域發展政策,統籌城鄉發展。這些措施通過建設和調動當地資源,擴大當地就業、改善基礎設施、吸引投資並增加當地民眾收入。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還進行財稅改革,通過二次分配促進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衡。中國共産黨在農村和城市都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勞動者建立了“五險一金”的社會保障制度,涵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面,醫療衛生、教育、養老、應急、文化體育、垃圾管理、交通運輸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已遍佈全國。

  近年來,住房、教育、醫療成本迅速增長,給部分家庭造成負擔。為了促進社會公正、保障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中國共産黨著力解決上述領域問題,防止“被資本劫持”。中國政府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降低房地産成本風險及相關金融市場風險,限制市場房租過快上漲,改善空置住房問題。同時,在教育方面,政府著力降低教育成本,實行“雙減”政策,減輕家庭教育負擔。

  長期以來,中國共産黨始終強調三次分配的作用,強調先富帶動後富的責任,在多領域多地區均已取得顯著成果。“對口援助計劃”以及中央政府向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進行的重大跨區域稅收轉移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此外,如果不關注中國的扶貧事業,也無法全面評價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對共同富裕的貢獻。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的精準扶貧最引人注目,使現行標準下近1億人口擺脫了極端貧困,832個貧困縣和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從貧困名單中移除。這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政治承諾,消除貧困是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責任。脫貧之後,政府又將注意力轉向應對部分人可能重新返貧的風險上。因此,中國共産黨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實現高品質發展還需要構建生態文明體系,需要高品質、綠色健康的生活和生産方式,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中國共産黨正在建立健全嚴格的國家土地管理制度,致力於城鄉一體化發展,重視農村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在經濟、文化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2014年至2020年,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中共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將廣大鄉村地區建設為中國老百姓安居樂業、享受幸福生活的家園。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通過預防、遏制和管理疫情風險來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為中國共産黨的共同富裕議程增添了另一個維度。在這一領域,中國在對全體人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的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資本主義的國際分工形成了一種世界體系,發達國家憑藉其相對先進的工業和軍事技術以及強大的金融實力從發展中國家榨取價值,這一體系使全球貧富差距不斷加劇。中國的崛起表明,如果治理得當,新興經濟體有能力逐步克服這些障礙,並在前進的過程中幫助其他國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換言之,實現共同富裕是世界各國共同的需求,各國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發展道路和治理方式,逐步實現共同繁榮。為此,中國積極履行國際責任,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並通過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場合發揮積極作用。

  總之,實現共同富裕和高品質發展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這兩個目標是多維的,包括物質、生態、文化和治理進步各個方面。收入分配的優化包括鼓勵辛勤勞動、調節過高收入、增加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以及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這有助於加強擴大內需的發展模式。中國呼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共同富裕理念在國際舞臺上的直接體現。

  (作者:唐邁(英國),係蘇塞克斯大學全球研究學院名譽教授;譯者:王珍,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