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寫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之際

2022-10-23 08:2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寫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

  2022年10月22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

  習近平總書記在閉幕大會上指出:“百年成就無比輝煌,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時代新征程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新征程上旗幟高揚,中國共産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新征程上使命光榮,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江山如畫,大潮奔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一往無前,駛向更加光輝燦爛的彼岸。

  10月22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高舉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新的歷史節點,記錄下新的偉大時間。

  2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內燈光璀璨,掌聲如潮。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選舉出由205名委員、171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出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33名。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通過了關於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大會批准習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決議指出,大會通過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一致同意,把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以更好反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

  掌聲回蕩,禮讚真理的光芒、信仰的力量。

  站在新的起點,中國共産黨鄭重宣示——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旗幟高揚,大道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大會閉幕後走出會場,代表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懷。

  “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廣東省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代表説,“新時代的十年,正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十年砥礪奮進,時光鐫刻不朽。

  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彪炳史冊,氣貫長虹。

  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六個方面的偉大變革鑄就豐碑,激蕩人心。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雲珍羌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雲珍代表感慨萬千:“脫貧攻堅何其艱巨,黨帶領我們攻城拔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落、一個都不少,這是真正的人間奇跡!”

  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代表説。

  大會期間,代表們帶著深刻領悟,表達出共同意志、共同心聲——

  “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深深浸透著‘精準扶貧’的思想力量。”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代表由衷地説。

  “沒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就沒有建設長江經濟帶中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岳峰代表説,我們痛下決心實施濱江地區産業轉型升級,讓母親河煥發生機。

  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岸線景觀帶(2022年5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查瓊芳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呼吸科醫生,曾在武漢戰“疫”數十個日夜,親身感悟到什麼是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書寫在億萬人民心中的理論。”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代表説:“偉大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

  “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度的理論自覺。

  新時代的十年,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3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考察時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

  如今,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代表信心倍增:“這幾年,敦煌文化、莫高窟保護更加深入人心,我們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只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歷史的辯證法。

  展望未來,中國共産黨人憑著歷史的積澱、理想的堅守、開拓的勇毅,將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向新的高度——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二十大報告以‘六個堅持’明確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川代表説。

  “‘六個堅持’首要是堅持人民至上,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價值取向。”山東省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代表説,“我們將堅持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黨的創新理論做好基層工作,不斷造福人民。”

  偉大思想,必將繼續指引偉大實踐。

  擘畫宏偉藍圖——明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告——

  “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王振強代表是“毛澤東號”機車組第13任司機長。“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毛澤東號’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見證了大江南北的非凡巨變。如今,‘復興號’動車組列車跑出了現代化的加速度。”王振強説。

  復興號列車行駛在西藏朗縣境內(2022年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何菲代表是陜西咸陽紡織集團一分廠紡部車間趙夢桃小組第13任組長。她説,新中國成立之初,勞動模範趙夢桃刻苦攻關,不斷提高生産效率,憧憬現代化。現在,已是智慧化紡車了。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這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河南省濟源市委書記史秉銳代表説,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歸根到底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冀望未來,大道寬廣。

  這是立志復興偉業的使命擔當: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品質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方面本質要求,展現了我們黨引領時代的大擔當、不負人民的大情懷、兼濟天下的大格局。”寧夏吳忠儀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玉山代表説。

  報告還提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個方面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鬥爭精神。

  這是擘畫美好未來的宏闊視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高品質發展是首要任務;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人民民主是應有之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內在要求……

  京東方集團董事長陳炎順代表表示,報告把握時代大勢、回答時代之問、應對時代之變、推動時代發展,一個個鮮明論斷總攬全局、站位高遠,給全黨以方向和引領,給人民以信心和力量。

  宏偉藍圖,催人奮進。黨的二十大激發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一系列新的思路深謀遠慮——

  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代表説,三個“第一”共同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提供有效支撐,而落腳點是教育。“今後,高校要著力培養優秀人才,做好科研攻關,努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營造更好創新環境和人才成長環境。”

  從科教興國到全面依法治國,再到國家安全,二十大報告通過單列部分對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專門部署。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所長張嚴峻代表表示,這體現了我們黨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一系列新的戰略高瞻遠矚——

  翻開二十大報告,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等一系列強國戰略映入眼簾,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代表激動不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載人航太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正由航太大國向航太強國邁進。”楊宏説,按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底完成空間站建造,這是航太強國建設的重要引領性工程。

  放眼2035年,二十大報告還提出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奮鬥目標,令人心潮澎湃。

  一系列新的舉措求真務實——

  “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報告中這句話深深打動了來自快遞行業的“小蜜蜂”宋學文代表。

  “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從農村走出來,又從一名普通快遞員成長為基層管理者,如今跟家人在北京生活。”宋學文表示,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回去和同事們一道學習,以此激勵大家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發光發熱。

  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報告部署的民生新舉措、描繪的民生新圖景,積極有效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盼。

  大會期間,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代表第一時間和學校老師通話,告訴大家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裏指出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以後山鄉的學校、學生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中)在教室裏檢查學生上課情況(2020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行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中國,天地廣闊,前景壯麗。

  鍛造領導力量——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謝謝總書記,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吃上了‘茶香飯’,走上了‘幸福路’。有黨的堅強領導,讓我們對實現共同富裕充滿了希望,鼓足了幹勁。”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5位代表結合實際對報告發表了意見,祝雪蘭代表樸實的話語道出大家的心聲。

  信任與信心,凝結為共同的意志。

  代表們一致表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代表説,“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已經體現在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刻印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坎上,也必將充分彰顯在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華彩篇章之中。

  重慶市涪陵區武陵山村黨支部書記張映代表介紹,村兩委一直堅持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中明方向、定思路、謀舉措,引進龍頭企業,種植藍莓,打造創意民宿,多舉措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回村裏,把黨中央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實,把鄉村産業發展得更好,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張映説。

  向前進,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提出: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新的趕考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老黨員崔榮海緊握總書記的手説:“您是腐敗分子的剋星,全國人民的福星。”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收看二十大開幕會電視直播時,崔榮海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二十大報告強調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産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衝鋒號,體現了我們黨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遼寧省鞍山市委書記余功斌代表説。

  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房靈敏代表表示,我們要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新的趕考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從提出“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增強黨內法規權威性和執行力”,到明確“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二十大報告對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作出部署。

  “從中央八項規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近期出臺的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我們黨的制度建設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喬蓓華代表説。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喬蓓華表示,要把黨內法規制度執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從而充分發揮黨內法規的作用,真正彰顯黨內法規的治理效能。

  只有勇於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我們要有‘永遠在路上’的勁頭。只有這樣做了,我們共産黨才能真正經得住考驗,才能真正獲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立志於中華民族韆鞦偉業,全面推進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中國共産黨,必將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創造新的偉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日出東方,長風浩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再啟航。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圍繞共同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最牢固,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最有力。

  團結來自共識的凝聚——

  大會開幕這天,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從林海雪原到南國海島……億萬人民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所作的報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傳向千家萬戶,傳遍天南海北。

  “這些天,石灰村的村民們都感覺自己的心和首都的脈搏一起躍動。大家都説,人民大會堂離我們村子很近很近。”現場聆聽報告後,雲南省大關縣玉碗鎮石灰村黨總支書記王榮代錶帶來了鄉親們樸素的心聲。

  千里之外的內蒙古達拉特旗,基層幹部李電波聽完報告後格外振奮。

  2020年,李電波在網際網路上寫下發展“互助性養老”建議,被採納吸收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今年,在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路徵求意見活動中,他又寫下自己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孫娟代表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人民城市為人民”格外有感觸。代表團討論現場,她講述了上海普陀區曹楊新村改造項目帶來的變化。

  在上海曹楊新村拍攝的改造和更新後的曹楊一村周邊道路(2021年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老工人們住進新房後的欣喜表情,我永生難忘。”孫娟説,“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我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找到了鮮明印證。”

  會場內外,黨的意志、人民的意願達到高度一致。

  共識激發奮鬥的力量——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

  應對世界之變、經受重大考驗、迎戰驚濤駭浪,唯有奮鬥不息。

  6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代表,自稱是中國工程院在雲南省瀾滄縣駐村科技特派員。他60歲時投身脫貧攻堅,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努力讓農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朱有勇説:“我將繼續紮根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雲南省瀾滄縣馬鈴薯基地直播幫助群眾銷售馬鈴薯(2020年4月7日攝)。新華社發

  59歲的其美多吉代表從業30多年,一直駕駛郵車在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沿途需要翻越14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堅持把每一個郵件平安送到群眾手中。隧道開通後,郵路通行時間縮短了,其美多吉和同事們將當地裝滿特産的包裹從山裏帶出來,為鄉親們開闢致富路。

  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在四川成都準備出發,向武漢運送防疫物資(2020年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80後”航太員王亞平代表2013年首次飛天,一年前再次飛天。她説:“心有翼,自飛雲宇天際;夢無垠,當徵星辰大海。我的心始終在星辰大海,我們始終準備為黨出征,用實際行動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2022年1月31日,農曆除夕,神舟十三號航太員王亞平在遙遠的太空專門發來視頻,向祖國和人民送上祝福(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億萬中華兒女往前邁出的每一步,都將匯聚成中華民族昂揚奮進的歷史洪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於成效。

  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黨委書記毛春山代表表示,回去後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來自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周群之代表説:“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改革創新、敢為人先,走在以改革促發展的前列。”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田野景象(2018年9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帶著黨的二十大精神,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顧瑞利代表信心百倍:“向著新的奮鬥目標前進,脫貧後邁向鄉村振興的道路更加通達了。”

  浙江正在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代表説,我們將繼續依靠黨組織聯合周邊村抱團發展,走好共同富裕路。

  新起點、再出發,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豪情滿懷走好必由之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號角嘹亮,步履鏗鏘。

  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記者趙超、徐揚、楊依軍、熊爭艷、孫少龍、段羨菊、姜琳、王思北、劉慧)

  海報設計:趙丹陽、錢程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