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紀檢監察學入新版學科專業目錄:建設新時代紀檢監察學科

2022-09-23 08:17: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紀檢監察學”進入新版學科專業目錄 成為法學門類下一級學科

  建設新時代的紀檢監察學科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發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紀檢監察學進入新版學科專業目錄,成為法學門類下一級學科。新版目錄自2023年起實施。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這一變化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

  紀檢監察學主要研究什麼?為何要設立?如何推動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健康有序發展?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紀檢監察學是研究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以及紀檢監察理論、制度和實踐的綜合性學科

  新時代的中國正經歷著偉大變革,我們黨也正在進行著偉大的自我革命。黨中央多次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闢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的背景下,如何系統總結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形成科學化、體系化、學理化的紀檢監察知識體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共産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加強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官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家加強監察學科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設置監察專業或者開設監察課程”。

  “紀檢監察學科的建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的必然要求。”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説。

  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以紀檢監察理論、制度與實踐為研究對象的新興學科紀檢監察學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高校與科研院所設立的與紀檢監察相關的研究機構已有100多個。

  “紀檢監察學科是一門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密切相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理論指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據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介紹,紀檢監察學科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紀檢監察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研究範圍涉及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時代特徵和實踐特色。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碩表示,紀檢監察學是研究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以及紀檢監察理論、制度和實踐的綜合性學科,建設紀檢監察學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開創性事業。

  紀檢監察學科聚焦中國特色反腐敗之路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中央《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重點佈局一批對文明傳承有重大影響、同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

  劉碩表示,紀檢監察學科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重要研究領域,兼有“紀”和“法”的研究範疇及特徵,法學門類屬性明顯。同時,基於深厚的理論內涵和廣泛的實踐基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法學、政治學、黨史黨建等多學科融合性。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紀檢監察學科系統總結建黨以來特別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中産生的原創性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提煉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新的邏輯、新的方法,形成紀檢監察領域獨特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共同構成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特徵的紀檢監察知識體系。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紀檢監察學科,總結概括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紀檢監察實踐經驗,構建起系統化、專門化的紀檢監察知識體系,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重要一步。”馬懷德説。

  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的背景下,設置紀檢監察學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黨和國家重大需求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導向。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的背景下,設置紀檢監察學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設置紀檢監察學科,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和有機組成部分,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

  “紀檢監察學科圍繞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制度開展理論研究,為解決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有效監督制約公權力等重大課題提供理論支撐,有利於以高品質黨內監督、國家監察促進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質增效,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劉碩表示。

  設置紀檢監察學科,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三不腐”重要論述的現實需要。

  馬懷德表示,紀檢監察學科是我們黨自我革命、自我監督的豐富實踐的規律總結和理論昇華,將推動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推進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完善,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更好發展。

  設置紀檢監察學科,是加快培養紀檢監察人才、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黨和國家亟需大量紀檢監察理論研究人才和實務人才。設立紀檢監察學科,開展專業化教育,能夠為紀檢監察事業不斷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有利於深化對紀檢監察學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的研究,構建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不斷完善紀檢監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

  腐敗是全球性頑疾,反腐敗是歷史性、世界性難題。設置紀檢監察學科,還有利於用學術語言講好中國反腐敗故事,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反腐敗之路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紀檢監察學科的建立將深入總結反腐敗的中國方案,向其他國家傳遞中國經驗,充分展示中國共産黨在反腐敗方面的政治智慧,從而提高中國在反腐敗對外合作中的話語權。”過勇説。

  紀檢監察系統和學術界在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方面進行了有力探索

  近年來,紀檢監察系統在學科建設方面進行了有力探索。

  ——加強學科建設統籌謀劃,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學科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落實到學科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建立推進學科建設工作機制,注重發揮高校、黨校、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等作用,尊重學科建設規律,加強對學科建設政治方向的引導把關。深刻總結黨的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歷史經驗,加強紀檢監察百年發展歷程和寶貴經驗的教學與研究,形成一批有價值的理論成果,為紀檢監察學科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為學科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紀檢監察機關把握新時代新要求,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方法創新,不斷夯實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實踐基礎。《中國共産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官法》等對加強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為開展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提供法規制度保障。

  ——深化紀檢監察理論研究,為學科建設提供理論支撐。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研究。編輯出版《習近平關於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風廉政建設紀事》《中國共産黨黨風廉政建設百年紀事》等。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中央紀委常委會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駐委領導同志每年度牽頭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帶動全系統開展常態化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把握科學規律。

  ——開展紀檢監察系統全員培訓,促進知識體系系統化。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紀檢監察隊伍的重要要求,開展紀檢監察系統全員培訓,逐步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堅守政治培訓定位,緊緊圍繞紀檢監察中心工作設置培訓主題和教學內容,推進教育培訓工作規範化。積極推進教材和課程體系建設,編發《紀檢監察幹部培訓系列課程》《紀檢監察工作簡明讀本》等,分類編寫教學大綱和規範化講義。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進入教學培訓、科研工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四位一體”發展新階段,師資力量不斷加強,承擔“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等,以高品質科研成果助力學科建設。

  紀檢監察學科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豐富實踐,學術界也已作了大量探索。

  馬懷德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和監察法實施,政治學、法學、黨建學等諸多領域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專業角度開展了大量學術研究,在學術專著、期刊論文以及科研項目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為紀檢監察學科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撐。

  目前,已有一批系統介紹和闡釋紀檢監察實踐和理論的書籍出版,紀檢監察學方面的書籍也不斷涌現,為紀檢監察學科的設立與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加強黨對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領導,推動紀檢監察學科內涵式高品質發展

  紀檢監察學科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是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彰顯黨對反腐敗集中統一領導優勢的重要學科。紀檢監察學科的建立在國內外均未有先例,在學科建設史上具有中國特色開創性的重要意義。

  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保學科建設正確政治方向。

  “紀檢監察學科的建設必須深刻把握黨中央進行自我監督體制頂層設計的政治考量和政治內涵,在學科建構、理論研究、人才培養、教材建設和課程設置等各方面,體現黨中央對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整體謀劃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馬懷德説。

  過勇表示,在紀檢監察學科建設中,要將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過程,通過理論創新形成紀檢監察學科話語體系,從中國反腐敗鬥爭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

  建設紀檢監察學科,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彰顯中國特色。

  “堅持理論源於實踐,著眼中華民族韆鞦偉業,對我們黨百年正風肅紀反腐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進行系統總結和學理闡釋,把實踐成果、制度成果提煉為理論成果。加強紀檢監察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研究,構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紀檢監察理論體系。”劉碩説。

  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協同各方面力量統籌推進。

  “要堅持系統觀念,既放眼長遠,又立足當前,把握有限目標,站穩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第一台階。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將加強統籌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學科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劉碩説。

  過勇稱,要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加強對紀檢監察學科內涵與目標的闡釋分析,深化拓展紀檢監察理論研究和宣傳,在紀檢監察學科發展方向上凝聚共識;要加快構建具有紀檢監察學科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立足研究生培養目標,打造一批高水準的專業課程,開發形成適應紀檢監察學科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的教材體系;要著力培育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為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提供人才動力;此外,還應加強紀檢監察智庫建設,發揮智庫在理論研究、政策諮詢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建設紀檢監察學科是中國特色開創性事業,儘管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呈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過勇説。

  本報記者 李雲舒 韓亞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