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青春力量|不止是“下餃子”!挺進深藍的中國船舶有多強?

2022-08-12 22:05: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新中國第一造船廠如何接續奮進,在老車間裏展現新活力?

  我國“海軍艦艇的搖籃”為何成了最硬核的“口罩生産商”?

  早先“名不見經傳”的船舶裝備製造企業如何實現全球市場覆蓋,獲得國際船東“非它不用”的認可?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跟隨中國船舶集團2022年國企開放日,深入渤船集團、大船集團、七六〇所及七二五所青島雙瑞參觀生産一線、重要産品,深入了解造船工業傳承發展、改革創新的精神內核。

 

  新中國第一造船廠:老車間煥發新活力 由製造向智造轉變升級

  智慧製造裝配與機器人焊接生産線上,一套套現代化設備在各位“高級技師”手中有序作業,焊花閃耀間,産品一次成型,由機器人轉運到下一道工序。

  這條科技感滿滿的生産線位於中國船舶旗下渤船集團車間內。始建於1954年的渤船集團是“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唯一一家造船廠,時稱新中國第一造船廠。“機器人技師”的加入,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第一造船廠”增添了探索深藍的科技力量。

  渤船集團遠景。資料圖

  除應用“機器人技師”,渤船集團還投入使用了分段製作車間,針對分段製作主工藝流程缺少數控工藝設備的短板,研製了平面分段等數字化裝配焊接工藝設備。

  近年來,渤船集團大力推進工藝技術傳承向工藝技術創新轉變,最大限度推動由渤船製造向渤船智造轉變升級,開展智慧製造、先進焊接、工藝改進、資訊化、標準化等9個方面318項技術研究,累結碩果形成渤船集團智慧製造智慧財産權群。

  而這一切,與渤船集團重視人才培養密不可分。“事業造就人才,環境吸引人才,機制激勵人才”的良好氛圍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勇於攻堅克難、善於攻城拔寨、甘於無私奉獻的“渤船工匠”。

  “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獲得者渤船集團張子元

  如今,渤船集團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組建了先進焊接、智慧製造等實驗室,擁有先進實驗設備近萬台套,為智慧製造奠定基礎。

  新發展理念指引,續寫更多“第一”故事

  這裡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海軍史上數十個“第一”,第一艘登陸艇、第一艘高速護衛艇、第一艘彈道導彈潛艇等誕生於此,“遼寧艦”“山東艦”從這裡駛向萬里海疆;這裡也是為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創造多個“第一”的光榮船廠新中國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出口船“長城”號、第一艘VLCC等的誕生地。這裡是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的中國船舶旗下大船集團。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指引著中國巨輪勇往無前,也引領著大船集團破浪前行。大船集團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實力雄厚,最具優勢的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批量約佔世界營運VLCC船隊的15%,可從事各類船舶和海工平臺的修理改裝,是國內設計建造FPSO船體及上部模組數量最多的船廠。

  大船集團積極拓展科技應用産業,在穩步發展傳統産業的同時,以新冠疫情防控為契機,進軍醫療器械製造産業。2020年初疫情嚴峻時,大船集團迅速開工建設醫用口罩生産線,僅用時18天便順利投産,截至目前累計捐贈口罩200余萬隻。

  踐行“綠色造船”理念,大船集團持續開發節能環保型綠色船舶,開發建造了中國第一艘風帆VLCC和第一艘雙燃料VLCC。

  好産品成就好口碑。近年來,大船集團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不斷擴大。未來,大船集團將大力倡導共用理念,時刻牢記央企姓黨的初心使命,積極履行軍工央企的社會責任。

  國無重器不強 人無精神不立

  300米長的碼頭,一個巨浪襲來,幾名同志倒下了;浪頭過去,他們又站起來,繼續奮力向前衝……

  2018年8月20日,遼寧大連遭受罕見狂風暴雨,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受颱風影響出現重大險情,中國船舶旗下七六〇所17位抗災搶險英雄不懼風浪,挺身而出。為保護試驗平臺和工作人員生命安全,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名同志壯烈犧牲。

  翻拍的2018年8月20日現場監控錄影,錄影記錄了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等同志搶救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的場景。資料圖

  習近平總書記聞訊後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宣傳部授予七六〇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中共中央追授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全國優秀共産黨員”。

  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英雄雕像。資料圖

  抗災搶險英雄群體所在的七六〇所是船舶行業內唯一同時擁有專屬試驗海域、專用碼頭、專業試驗船隊的科研院所。在抗災搶險英雄精神激勵下,七六〇所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正向著高品質發展目標堅定前行。

  揚名國際市場的“中國智造”

  深耕海洋“練絕技” 打造高科技産業“金招牌”

  早年間,船舶配套是中國造船業的“阿克琉斯之踵”,尤其是高端配套領域,中國企業的國際征途一直走得艱難。

  2017年9月8日,隨著《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和管理公約》正式生效,靈敏捕捉機遇的中國船舶旗下七二五所青島雙瑞在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領域脫穎而出,成功打開國際市場,使“中國智造”揚名海內外,這讓中國造船界眼前豁然一亮。

  青島雙瑞。資料圖

  青島雙瑞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系統中的核心部件——電解槽模組單元,擁有自主知識核心技術,滿足國際標準,可以完全替代進口産品。

  目前,青島雙瑞已交付2000多艘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手持3000多艘訂單,成為國際知名壓載水處理廠商,獲得國際船東“非雙瑞不用”的認可,訂單量穩居世界前列。

  船舶壓載水處理産業之外,腐蝕控制、水處理、氣體處理是青島雙瑞最具特色的三大産業領域。作為我國最早開展腐蝕控制研究的企業,青島雙瑞以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編制了該行業80%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綜合市場佔有率達40%,完成了包括“遼寧號”陰極保護項目等在內的2000余項大型防腐工程。

  青島雙瑞承擔的東海大橋防腐工程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資料圖

  同時,青島雙瑞在國內率先開展電解制氯産業,核電和火電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90%和70%以上,船舶氣體處理産業則以公司選擇性催化還原産品,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全球首張中低速船用柴油機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原理認可證書。

  通過不斷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青島雙瑞打破國外産品在高端船舶配套市場的壟斷,提升了國産船舶配套産品品牌美譽度和國際地位,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品牌的力量。

  就在記者發稿前,8月8日,第二艘國産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正式開工建造,這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已初步掌握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關鍵核心技術,自此邁入了“雙輪”建造時代,國産大型郵輪實現批量化、系列化建造指日可待。

  一艘艘巨輪鐫刻著奮鬥的印跡,一項項突破勾勒出創新的步伐期待未來,向著全面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繼續奮進的中國船舶劈波斬浪,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符海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