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各地多措並舉強化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

2022-08-05 09:4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題:各地多措並舉強化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

  新華社記者

  烈日炎炎,熱浪襲人。人社部、全國總工會等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送清涼”、發津貼、強保障,各地正多措並舉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呵護酷暑中的勞動者。

  休息驛站“送清涼”

  3日正午時分,湖北武漢,外賣騎手周振志送完又一單外賣後,擦了擦汗。因為長時間暴曬,周振志的額頭在頭盔邊沿形成了明顯的膚色分界線。

  “天氣太熱了,要適當休息才行,免得中暑。”周振志笑著説,“好在現在有很多‘納涼驛站’可以去,很方便。”

  周振志所説的“納涼驛站”,是湖北有關部門聯合外賣平臺企業等,在黨群服務中心、居委會、職工之家等地設置的為騎手們提供免費飲水、消暑納涼、圖書閱讀、手機充電和無線上網的場所。

  近日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充分認識做好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同配合。

  全國總工會近日印發通知強調,要積極拓展“司機之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工會幫扶(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功能,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為高溫天氣戶外作業職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

  各地紛紛行動,為高溫下“逆行”的勞動者送去一片關愛、一方清涼。

  重慶兩江新區建立的“勞動者港灣”成了戶外勞動者的“臨時之家”。環衛工人鄧享貴告訴記者,氣溫升高了,他們就前去吹吹空調,休息一下。

  據重慶兩江新區市政園林水利管護中心環衛科科長尹書勇介紹,目前兩江新區已建成“勞動者港灣”55座,基本能滿足戶外勞動者“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飯涼能加熱”的需求。

  在河北滄州,新華區站東社區戶外勞動者驛站不僅能為戶外勞動者撐起“遮陽傘”,每天還有管理員值班,對於帶孩子不方便的勞動者,可以將孩子放在這裡委託照料。

  全國總工會的數據顯示,各級工會已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95000余個,投入資金近12億元。

  社會各界也給予了積極關懷。在江西南昌,記者走訪看到,沿街多家店舖貼出告示,表示可供環衛工人臨時納涼,併為他們免費提供飲用水和必要幫助。

  高溫津貼及時發

  持續高溫天氣下,勞動保護和勞動風險防範十分緊迫。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要求,要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及時向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強執法檢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依法查處用人單位違法行為。

  2日早上6點半,江蘇泰州,電力工人潘靈敏已在離地面40米的電力線路上忙碌。即便這是一天中相對涼快的時候,潘靈敏依然感到十分悶熱,身穿近10斤重的密閉防護服,每移動一步都汗如雨下。

  “每次上去前都會服用一些公司發的防暑藥物。公司最近將作業時間盡可能安排提早,並從6月份開始發放每月300元的高溫津貼。”潘靈敏説,雖然辛苦,但是自己及時消除線路故障,讓用戶的停電時間少一點,還是很有成就感。

  為更好保障高溫下作業人員安全,潘靈敏所在的國網江蘇電力近期派專人在現場關注作業人員身體狀態。

  3日早上8時,南海東部海域的恩平油田,新油田接入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陽光經海面反射,格外刺眼炙熱,施工人員汗濕的衣服很快被烤幹。

  “公司要求我們兩個小時必須下來休息一下再幹,並在廣東省6至10月份每月高溫津貼基礎上,額外增加了一線出海補貼。雖然錢不多,但讓我們感受到了高溫下的關懷。”生産操作員劉磊甩了甩臉上的汗説。

  為了切實維護勞動者權益,近日多地人社部門發文強調,不能以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充抵高溫津貼,不得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而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同時公佈了舉報投訴電話。

  石家莊市人社局8月1日緊急發文,要求新業態企業向符合條件的新業態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露天崗位工作和有高溫作業場所用人單位的檢查力度。

  長沙市人社局部署,8月1日至9月30日以建築、環衛、公交運輸、物流等行業為重點,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高溫天氣防暑降溫專項檢查。

  合理安排強保障

  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要求相關部門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合理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的戶外工作時間,儘量避開酷熱時段作業。記者採訪了解到,多地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生産特點進行了適時調整。

  東莞地鐵1號線大朗西站的鋼筋綁扎作業現場,熱浪蒸騰。 “入伏後,鋼筋溫度常常能達到五六十攝氏度,工人們戴上防護手套也會燙手。”中鐵十九局項目經理宋曉峰表示,施工大幹的時候,現場有上百名工人堅守崗位,如何保障他們健康安全是工作的一大重點。

  針對近日連續高溫天氣,項目部進行錯峰調整,讓工人們一天三班倒,縮短連續作業時間,避開上午10點半到下午3點半最熱時段。施工現場還配置了休息茶水間,每天定時提供消暑物品。

  午後,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停機坪,地表溫度已逼近65攝氏度。一架入境貨機的舷梯旁,飛機監護員韓金銘身穿全套防護服,仔細檢查著來往工作人員的證件,嚴防無關人員接近飛機。

  “過去一個人要全程監護完一架飛機需要近3小時,中途不能上廁所、休息,常常只能硬扛著。”韓金銘説,今年機場方面錯峰安排作業時段、增加換崗頻次,縮短了員工露天作業時間。“現在1個小時左右就有人來接替,輕鬆了不少。”

  除提供防暑降溫物品外,新鄭機場還加密醫護人員現場高溫巡診頻次,全力保障一線員工身體健康、保證飛行安全。

  在浙江金華市義東高速施工現場的一處遮陽棚內,工人們一邊吃西瓜,一邊聽醫生講解防暑急救知識。“近期多地有人確診熱射病,於是我們加大熱射病防護知識普及,提高全員安全防範意識。”中鐵十五局集團項目負責人賴門鑫説。

  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開展職業健康知識培訓、完善勞動者高溫天氣作業時突發疾病應急處置預案……各地用人單位正按照通知要求,落實好主體責任,全力保障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記者姜琳、樊曦、周圓、梁建強、黃偉、譚元斌)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