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人才強軍驅動“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

2022-08-01 23:16:00
來源:荊楚網
字號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之際,8月1日第15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文章強調,人民軍隊的歷史發展,是忠誠擔當推動的,永遠激勵我們向前。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於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人民軍隊是保家衛國、民族復興的堅強後盾。縱觀我國人民軍隊發展史,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到革命時期帶領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再到改革時期“包産到戶”讓群眾逐漸“富起來”……95年彈指一瞬,一代代革命先烈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鑄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一批批優秀人民子弟兵將青春奉獻給人民軍隊,用雙手搭建哨所、用身軀守衛安寧,以青春熱血、青春力量推動著黨和人民事業蓬勃發展。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國家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奮進新征程,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順勢而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走上“快車道”,必須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強軍思想和新時代人才工作要求,深入實施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鍛造政治素質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才能推動起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進而驅動“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

  堅持政治建軍,堅定不移跟黨走。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和強軍之魂,政治標準是我軍人才第一位的標準。走過95載風雨歲月,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奪取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靠的是堅定不移擁護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毫不動搖。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人民軍隊在強軍之路上邁出更為堅實步伐,必須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貫徹到人才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要牢牢把住政治關,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做好鑄魂育人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絕對純潔和赤誠的政治本色。

  優化人才隊伍建設佈局,確保人民軍隊作風優良、能打勝仗。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必須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人才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改革,提高備戰打仗人才供給能力和水準。一方面,要推動軍事人員能力素質、結構佈局、開發管理全面轉型升級,加強軍事人才現代科技特別是軍事高技術知識學習,增強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以科技素養提升促進能力素質升級。另一方面,要創新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規劃各類人員職業發展路徑,實行精準調控配置,在科學評價、正向激勵、扶持保障等方面綜合施策,鍛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自主培養、以用為本,走好新時代強軍強國之路。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自主培養、以用為本的原則,才能激活精準高效“人才效能”,對於推進強軍事業、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我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形勢下,堅持軍隊培養為主、多種培養方式相結合,推動“軍校為主+地方輔助”的人才培養體系,全方位開展軍事科技創新活動,有利於進一步釋放人才培養的內生活力。堅持以用好用活人才為導向,精準高效配置軍事人力資源,由上至下有設計、自下而上有實踐,讓人才創新“接地氣”“有高度”,讓廣大人才在火熱軍事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才能匯聚起強軍國安的磅薄力量。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新時代的強軍路上,始終堅持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團結和支援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書寫好新時代人才強軍新篇章,人民軍隊一定能創造更多無愧於歷史和時代的光輝新業績,“中華號”巍巍巨輪也必定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