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球度假區漫遊卡“殺豬盤”:滋生於團購,詐騙金額數千萬

2022-08-01 08:48:00
來源:中國企業家
字號

  7月28日晚上,余洋洋突然發現,團購環球度假區漫遊卡的大團長陳琪失聯了。

  當天上午,陳琪還在微信群跟大家再三保證,環球官方向她承諾晚上10點之前一定會開卡,不會耽誤大家週末去環球度假區遊玩。但從當天傍晚開始,陳琪突然杳無音信,電話不接,微信不回,直到有人發現,她主動去派出所報案,大家才意識到,所謂的“環球度假區折扣漫遊卡”團購,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我是5月份跟團的,那時候環球度假區官方的夏秋漫遊卡還沒上線,鄰居和陳琪是朋友,説陳琪很靠譜,認識環球官方渠道能拿到半價票。因為是鄰居推薦,我沒有懷疑,直接買了兩張。”余洋洋告訴《中國企業家》。

  剛開始,陳琪承諾余洋洋7月24日開卡,後來又以官方開卡量太大為由,推遲到7月25日~27日,但27日一整天過去了,群裏仍然沒有一個人成功開卡。陳琪又擔保7月28日晚上一定開卡,否則全額給大家退款。“但28日晚上就聽説她去報警了,因為她的上家卷錢跑路了,我們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被騙的不止陳琪的團。7月28日晚開始,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陸續有團長表示自己被一個叫詹某某的人騙了,對方自稱是與環球有合作的渠道商,能夠以低於600元的價格預售環球漫遊卡。由於許多團長曾經與詹某某有過合作,從詹某某手裏成功買過大量環球特價單日票,所以陸續從詹某某手裏囤了大量漫遊卡,並以官方正式售價的5~8折開團售賣。

  《中國企業家》在各平臺的不完全統計,此次環球漫遊卡事件至少波及上千人,涉及金額可能達千萬餘元。一些團長得知被騙後,選擇自己籌錢墊資,先把錢退給團員,而少部分團長則拒不退款,企圖等錢款追回再退款。

  來源:受訪者

  得知被騙後,余洋洋立刻前往家附近的派出所報案。“我在派出所做筆錄的時候,遇到不少同樣被騙的人來報警,後來聽説北京幾乎每個派出所都接到了類似警情。”余洋洋説。7月29日下午,《中國企業家》就該問題致電九棵樹派出所,接線民警表示:“的確有不少人被騙,我們已經向上反映情況,案件正在偵辦中。”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環球度假區表示已經關注到近期網路上有人謊稱能獲取到所謂北京環球度假區半年卡“團購價”或“內部折扣價”等,並以此為由誘導消費者購買,涉嫌進行詐騙。北京環球度假區已將相關資訊向公安機關報告。北京環球度假區強調,從未授權任何其他第三方平臺、商家或個人銷售北京環球度假區夏秋漫遊卡,且不存在內部折扣價,建議消費者通過官方渠道購買,如遇疑似詐騙行為,建議消費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環球度假區也將積極協助並配合公安機關的相關調查工作。

  7月29日晚,北京西城警訊也發佈了通報:“7月28日,警方陸續接群眾報警稱,網上購買北京環球度假區門票被騙。對此,西城公安分局立即開展調查,將犯罪嫌疑人詹某某(男,35歲)抓獲,其對以能低價購買北京環球度假區‘半年卡’為名騙取他人錢財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詹某某已被西城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公眾號截圖

  該事件中部分團長使用的團購工具快團團也對《中國企業家》表示:“快團團接到相關反饋後非常重視,第一時間進行核查,同時將情況報告警方。目前,有關團長已在處理相關訂單事宜,後續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及時跟進處置。”

  這是一起典型的網路詐騙,犯罪嫌疑人已落網,但還有一系列問題仍需討論:與消費者産生直接交易的團長需要負怎樣的責任?團長是否需要先墊資退款?環球度假區是否有監管不當的責任?交易中使用的團購工具,是否需要為此次詐騙事件負相應的責任?

  還原“殺豬盤”

  根據《中國企業家》採訪得到的資訊,這起詐騙是一起典型的“殺豬盤”事件。所謂的“殺豬盤”,是指詐騙分子利用網路交友,誘導受害人投資賭博的電信詐騙方式。

  7月29日淩晨,有被騙的團長在團購群裏稱,“我被一個叫詹某某(化名可達鴨)的人騙走了200多萬元。他自稱是旅行社的,跟環球有合作,可以下特價票,所以我從他手裏囤了幾千張(環球度假區)單日門票,並於3月至7月前後陸續購買了三批半年卡。之前單日的特價票下票一直都很正常,但最近這幾天由於下半年卡的期限到了,他遲遲不出卡,我感覺問題有點嚴重,於是報警,現警方已受理,定為詐騙案。”

  這位團長表示,報案後才得知被騙的人有幾千人之多,涉案金額可能有上千萬元。“而且也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特價票,詹某某提供的單日門票,全是正價票充當特價票,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而且所謂的半年卡也是收了錢再購買正價單日門票充當特價半年卡。”

  團長小丫也告訴《中國企業家》,她雖然沒有直接和詹某某對接,但是自己的上家也是從詹某某手裏拿票。“我大概團了600多張折扣年卡,200多張折扣單日票,單日票都團成功了,所以我一直很信任這個渠道。”小丫説,“沒想到單日票是詹某某自己掏錢購買的正價票,就是為了把‘豬’養肥再殺。我損失了60多萬元,我的上家拒不退款,所以我只能自己貼錢給團員們退款。”

  據《中國企業家》了解,與詹某某直接對接的一級團長們,大部分都曾在詹某某手中成功買到過環球度假區特價單日票,所以對其自稱“有環球度假區內部渠道”深信不疑。而一級團長們又利用自己在社交圈中的信譽,吸引了不少身邊的朋友做分銷團長,完成熟人圈層的逐級裂變。

  以團長陳琪為例,詹某某和陳琪之間隔著2個上級,陳琪下面有39個幫她分銷的小團長,這些小團長少則賣出兩三萬元,多則賣出了60多萬元。陳琪朋友圈的自我介紹是“美國MDRT頂尖會員、清華大學理財規劃師”,她另一個身份則是太平人壽保險的業務經理,種種人設加持,讓陳琪的客戶、朋友、鄰居對她極其信任,這批人也成為陳琪最早的一批分銷團長和團員。經過不斷裂變,陳琪的團購吸引了大量通過朋友介紹而來的消費者。

  據悉,北京環球度假區官方的夏秋漫遊卡于7月3日發售,分為悠享、尊享、臻享三個檔次,成人票價格分別為1350元、1850元和2450元。詹某某所售的折扣環球漫遊卡,權益與尊享類似,詹某某賣給下級代理的成本價低於600元一張,下級團長們則先後以800~1600元的團購價格賣給自己的分銷小團長和團員。

  有受騙消費者對《中國企業家》表示,由於自己早些年做過導遊,帶團拿到的景區票折扣都是5~8折,大團能夠拿到的折扣可能更低,所以覺得大渠道能夠拿到環球這麼低的折扣也是有可能的,就一口氣買了五張,還介紹了自己不少朋友一起買。

  但環球內部知情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環球體系裏最牛的分銷渠道,也只能拿到官網9.2折的票。至於免費的員工票更是數量極少,連6.5折的優惠券碼也是有限的,所以詹某某基本不可能拿到如此大量的超低折扣票,此次事件或許從一開始便是詹某某精心策劃的“殺豬盤”。

  北京國標律師事務所主任姚克楓告訴《中國企業家》:“此次事件是一次典型的網路詐騙,虛設標的騙取財産。通過購買正價票,然後以特價方式,低價出售騙取信任,以此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前期投入少量資金騙取部分網民信任,製造出替消費者省錢的假像,讓其産生錯誤認知,吸引大量資金投入,即‘養豬’,後期卷款跑路,實現‘殺豬’,整個事件中,只有極少量最早進入‘殺豬盤’中的消費者未被收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該案中詐騙數額高達千萬元人民幣,屬於‘數額特別巨大’的情形,可能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産。”

  滋生騙局的團購

  目前詹某某已經落網,但偵破案件、追回欠款仍需時間。在等待破案的期間,詹某某的下級們以及層層分銷的小團長是否需要先墊付錢款,賠償消費者損失?被騙的團長們是受害者的角色還是也負有一定的責任?這些是當前團購群裏爭議最多的問題。

  《中國企業家》了解到,一些團長在得知自己被騙後,主動籌款墊付資金,逐個給自己的團員退款,一些大團長甚至要退上百萬元。“把錢退給大家後,這起詐騙就變成我和我上家何某以及詹某某之間的事,我會配合警方流程,並且準備材料起訴追回我的損失。”小丫説。

  然而,也有團長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拒不退款。余洋洋對《中國企業家》説,自己跟的團長陳琪,在開團的三個月期間一直聲稱自己是和官方合作,從官方手中拿到的折扣票,而其他的團長都提前説明是從渠道拿票。“一直到28號晚上,她才讓別人幫忙轉達,説自己被騙了。”余洋洋憤然説道。

  更讓余洋洋氣憤的是,陳琪不僅拒不退款,而且疑似有轉移財産的行徑,等團員們找到陳琪時,陳琪表示她的銀行卡只剩3萬元。

  據《中國企業家》統計,陳琪在快團團上一共開了兩個團,總計團出1048張環球漫遊卡,價格從1000~1549元不等,這其中不包含私下給陳琪轉賬購買的訂單,陳琪稱,她一共被上家騙走了294萬元。

  來源:快團團截圖

  《中國企業家》聯繫到陳琪,她表示:“承諾給我開卡的人跑了,我跟大家一樣也是受害者,但我會對大家負責任,7月29日開始按照購買順序給大家退費。”但7月29日,陳琪又以“銀行卡被凍結”的藉口推諉。截至發稿,仍有部分團員未收到陳琪的退款,也聯繫不上陳琪。

  據了解,陳琪下面還有39個幫她分銷的小團長,分銷的途徑包括快團團、閒魚、微信群等,每賣出一張卡提成199元,余洋洋在派出所做筆錄時,遇到了好幾個陳琪的分銷,其中最多的賣出了60多萬元。

  “團長”是一種新興的消費角色,在上海疫情期間,團長在保障生活物資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但團長也承擔了許多責任,因此也時常導致糾紛。

  姚克楓律師認為,此次事件中團長從事的是有償居間行為,或者從中賺取相應的利潤,或者説這些團長本身就是商品的分銷商,此時根據團長惡意程度的不同,團長角色發生轉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就不同。

  “如果團長明知是實施合同詐騙行為,而為詐騙者提供幫助的,是屬於合同詐騙罪中的同案犯,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如果有證據證明團長對詐騙事實並不知情,則無需承擔由詐騙産生的刑事責任,但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姚克楓表示。

  團購工具是否有責任

  經了解,這次環球漫遊卡詐騙事件中,團長們的團購交易渠道主要是快團團、閒魚、微信一對一轉賬和支付寶轉賬。

  在得知被騙後,余洋洋除了報警,還第一時間上快團團申請了退款。但退款卻遲遲沒有動靜,陳琪的分銷團長告訴余洋洋,快團團上的退款申請都需要陳琪親自處理,錢早已被陳琪提現,所以很難通過平臺退回。

  余洋洋又找到快團團客服,客服表示付款後錢是直接到團長的快團團賬戶中,平臺沒有擔保交易,客服無權操作退款,需要等待團長確認操作,同時客服還建議余洋洋最好只購買自己認識的人發起的團購。余洋洋認為,自己的交易行為發生在快團團上,快團團沒有審核過團長的資質和團品的真實性,需要對這筆交易負責。但也有人認為,快團團只是一個為雙方提供便捷的工具,不參與交易,團長和團員之間産生的糾紛需要自行協調解決。

  來源:官網截圖

  快團團是拼多多在2020年推出的一款團購工具,以微信小程式的形式上線,能夠幫助團長快速發佈團購、線上統計訂單與收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席捲到全國,不少居民隔離在家,採購生活剛需物資成了難題。快團團的作用就是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物資需求、完成線上下單。具體來説,就是商家可以通過快團團上線商品團購頁面,並由社區消費者發起團購,達到人數條件後,由商家按照當地防疫要求無接觸配送至社區門口。不過,彼時的快團團尚未大範圍“出圈”。

  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發,團長們發揮了巨大作用,幫助團長征集訂單、處理訂單、收付款、跟蹤物流配送的正是以快團團為主的團購工具。根據Shanghai WOW平臺發佈的《上海團長白皮書》,近78萬人有做團長的經驗,其中60.6%選擇使用快團團發起社區團購。

  快團團也因此迎來快速增長。據國金證券研報,微信生態中,快團團小程式3月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速達到448%,需求持續旺盛,快團團打開次數增速明顯高於DAU增速。

  但快團團也有一些無法忽視的缺陷,例如,快團團的審核機制還不夠完善,在貨源鑒別、售後上也存在問題。

  《中國企業家》嘗試使用快團團開團,但從登陸到發佈團購,沒有一個步驟要求團長上傳身份證明或者資質證明。但在賣出商品、提現金額時,會要求團長進行實名認證。在發佈團購商品上,也沒有出現對商品的審核流程,僅在上方提示欄中滾動“禁止銷售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産品,違禁者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這些缺陷導致很多消費者在不了解商家身份和團長資質的情況下,很容易上當受騙。

  快團團客服對《中國企業家》表示,快團團只是一個快速發佈商品的小程式工具,目前沒有對團長的信譽審核,售後也需要跟團長處理。快團團主要服務於社群團購,一般是需要相互熟悉的人分享連結參與跟團的。

  但姚克楓律師認為,按法律定性,快團團依舊屬於電商平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是指在電子商務中為交易雙方或者多方提供網路經營場所、交易撮合、資訊發佈等服務,供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獨立開展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

  姚克楓表示,網際網路平臺對消費者的人身、財産等安全負有保護義務,也就是説,網路平臺提供的服務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而且要符合保障人身、財産安全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如果其提供的是非法服務,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那麼網際網路平臺肯定要承擔法律責任。

  “必要時,網際網路平臺與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姚克楓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在知道平臺內的廣告發佈者可能會發佈虛假資訊或發生‘殺豬盤’類詐騙案件,其未採取必要措施,未對資質資格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這種情況下,平臺經營者要承擔連帶責任或相應的責任。”

  此外,從今年4月份起,就陸續有消費者向北京環球度假區反映市面上售賣折扣漫遊卡一事,但官方對此事一直未發正式公告。姚克楓律師認為,北京環球度假區在此事中沒有任何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但其有社會責任,應該及時發佈澄清公告,盡到社會上的義務。

  (文中余洋洋、陳琪、小丫為化名)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鄧雙琳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