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紅花爾基:加強林區生態文明建設 抓好創新育種技術攻關

2022-07-27 23:54: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人民論壇網訊(記者 張堯)近日,“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了鄂溫克旗的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紅花爾基樟子松配圖1(1)

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人民論壇網記者 張堯 攝

  晴空白雲悠悠,遠山層巒疊翠。這片浩瀚的林海就是樟子松的故鄉——紅花爾基。連綿120公里的樟子松林帶,是我國面積最大、唯一集中連片的天然沙地樟子松林。這里的樟子松林擁有著四季常青的沙地樟子松係統、豐富的動植物群落和浩瀚無垠的草原濕地景觀。

紅花爾基樟子松配圖2(1)

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人民論壇網記者 張堯 攝

  植樹育苗強生態 蘊育生機添活力

  沙地樟子松是呼倫貝爾沙地南端重要生態防線和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區,也是國家重要貯碳基地,承擔著保障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的歷史重任。近年來,紅花爾基林業局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自然資源保護。通過推動造林綠化工作,林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林內草本植被蓋度得到恢復和增加,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積逐步增大,森林覆蓋率也由1956年的3%上升到如今的41.66%,實現了森林資源面積和蓄積的持續雙增長。

紅花爾基林業局國家樟子松良種基地保護站站長朱曉梅(1)

紅花爾基林業局國家樟子松良種基地保護站站長朱曉梅 人民論壇網記者 張堯 攝

  在這片熱土上,萬物茁壯生長,處處鋪滿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它猶如一雙綠色的臂膀,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挽起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紅花爾基樟子松是呼倫貝爾的主要鄉土樹種,是國家二級保護珍貴樹種沙地樟子松的原產地,種質資源豐富,是天然沙地樟子松“基因庫”,也是國家森林工程體係中重要的天然森林群落。綠色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為了保護培育樟子松森林資源,紅花爾基林業局積極探索樟子松林區的保護發展對策,天保工程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生態建設成果,為生態環境保護積累了實踐經驗。紅花爾基林業局國家樟子松良種基地保護站站長朱曉梅表示,“保護發展樟子松森林資源已成為我們林業建設者的首要任務。我們正在努力創新育種技術,開展多目標育種,研究培育抗逆性更強、遺傳增益更高的繁育材料,構建高世代育種群體,實現新種質、新品種創制與良種的推廣使用。”

紅花爾基林業局專業森林消防隊隊長王全起(1)

紅花爾基林業局專業森林消防隊隊長王全起 人民論壇網記者 張堯 攝

  青春接力守初心 護林精神代代傳

  在這里,一只充滿激情的專業森林消防隊奮戰在保護森林資源安全的“戰場”上,夜以繼日地用熱血與忠誠保護著生態建設成果。他們,用責任與擔當築起了保護林草資源和人民生命安全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用苦幹、實幹踐行了務林人的使命,展示了林業人的精神風貌。“保護樟子松是我們的神聖使命。”紅花爾基林業局專業森林消防隊隊長王全起向記者講述,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紅花爾基人,父輩開始就是林區的老工人,數十年的時光讓他在這里見證了紅花爾基樟子松從小樹苗成長到枝枝強壯。他說,“我對樟子松的感情特別深,更希望看到‘樟子松精神’在林區新一代青年人身上發揚光大。”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久久為功的持續努力,讓我們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以啃“硬骨頭”的韌勁,涵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綠色發展中逐夢前行,繪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新畫卷。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