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南海時評:持續改善民生,標注新時代中國的價值刻度

2022-07-20 20:04:00
來源:南海網
字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在醫療、養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溫暖人心的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連民心,民心繫國運。持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回首波瀾壯闊的奮鬥征程,我們黨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翻開2021年成績單,厚重的民生底色彰顯著高品質發展的成色。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30616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427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8659億元……從生活冷暖到樂業安居,從教育醫療到公共服務,一張張充滿溫暖的民生答卷,為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寫下最生動的注腳。正是把民生“溫度”作為發展的價值“刻度”,才能讓老百姓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今年以來,我們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醫療、養老、托幼、住房、教育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優質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彰顯著一個政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體現著一個國家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看似一件件的小事,卻是關乎民生和民心的大事。民生不是謀求政績的幌子,最見不得“客裏空”,而是實實在在的良心活,最需要用真心、見真章。從個稅改革到提速降費,從生態保護到醫療改革,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發展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真正做到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這啟示我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在“為民生”上出實招,在“惠民生”上下硬功,才能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新的征程上,堅持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採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我們一定能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丁恒情)

[責任編輯:張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