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雨熱同期,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大暑,六月中。”《淮南子 天文訓》曰:“(小暑)加十五日(鬥)指未則大暑。”意即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天干“未”的位置,正好小暑過了十五天。大暑節氣大約在每年西曆7月23日左右,“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是“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我國一年之中光照最多、氣溫最高、各大“火爐”城市爐火旺盛的時期,同時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最為頻繁的時段。
大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很多地方的氣溫高達35℃以上,頗為炎熱。自入夏以來,由於受到太陽光直射角度與時長的影響,在這段時期地面吸收並積累的熱量達到一年中的峰值。通常我國氣象學上一般將每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稱為高溫天氣。高溫會讓人們身感不適,類似中暑、胃腸道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等病症的發病率增多,嚴重影響人們工作效率,同時也對農業生産造成重要影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大暑節氣有三候:初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節螢火蟲開始登場,螢火蟲依靠其尾部發光細胞中的“熒光素”,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消耗ATP(腺苷三磷酸)並與氧氣發生反應時産生光芒,伴隨夜空繁星點點,空中飛舞的螢火蟲裝點的不只是夜空,還有夏季夜晚孩童們美麗的夢,這也算是酷熱盛夏大自然饋贈給人們最為浪漫的禮物。除了炎熱,大暑時節也常會出現大雨。北方地區的雨季流行有“七下八上”之説,意即大雨經常出現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此時正值國槐花盛開,北京地區盛夏時節的雨又被稱為“槐花雨”。此時的降雨來得急促兇猛,所以該時段要特別注意可能出現旱澇反轉現象。
從古至今人們對大暑的總體印象便是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如東漢王粲《大暑賦》中寫道:“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營而東西,欲避之而無方。仰庭槐而嘯風,風既至而如湯。”這段話形象描繪了大暑時節熱得讓人心煩意燥,坐立不安又無可奈何的情形,坐臥在涼蓆與床上都感覺像是火上炙烤,就連迎面吹過的風也頓感灼熱滾燙。還有諸如“赤日暴形骸,毛髮幾焦禿”“水風鼓炎熱,如坐蒸炊上”等描述古時大暑情形的詩句。現在的人們也經常在網上用些詼諧的橋段來表達對炎夏酷暑的複雜感受,比如“打籃球摔倒住院,原因不是骨折而是燙傷”“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蔥花和孜然”“夏天的我一直都是七八分熟”等,令人捧腹的同時也多了些對苦夏難耐的感同身受。
現在不少人感慨“夏天我的這條命,就是空調給的”,也一直好奇在沒有空調、冰箱的古代,人們是如何避暑消夏的。若能找個類似“避暑山莊”的涼快地短暫居住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種異地避暑的方式對於當時大多民眾來説並不現實。唐代《封氏聞見記》中記載唐玄宗時期御史大夫王鉷家裏建有“自雨亭”,“從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其基本原理是人們通過水車等將水引到屋頂上,讓水沿著屋檐流下如同降雨一般。“自雨亭”的建築設計可能與東羅馬帝國技術有關,《舊唐書》記載拂菻國(東羅馬帝國)“盛暑之節,人厭囂熱,乃引水潛流,上遍于屋宇,機制巧密,人莫之知。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檐飛溜,懸波如瀑,激氣成涼風,其巧妙如此。”另外,古代人們很早已經學會採冰度夏。如《詩經 七月》雲“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于淩陰”,“淩陰”即冰窖,專門用來儲納冰塊以供夏季使用。《左傳》記載“方暑,闕地,下冰而床焉。”其情形相類于北方地區冬季燒炕,所不同的是在床下位置放冰塊降溫。《開元天寶遺事》也有類似記載,楊國忠家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于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除此之外,唐宋時已經流行各類冰鎮冷飲,如冰鎮果盤“酥山”、冰綠豆水、涼水荔枝膏等冷飲冰食,也是古代人們的消暑利器。同時,人們還通過“喝伏茶”來消熱祛暑,至今廣東一些地方還保留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或者煮出湯汁後,冷卻凝結為仙草凍,兩者都是消暑的甜品。
雖然大暑時節如此炎熱,但農業生産卻依然不能停輟。人們常説“靠天吃飯”,其實靠的就是夏天吃飯,農諺雲“大暑不暑,五穀不起”“大暑不酷熱,五穀不多結”“禾到大暑日夜黃”“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大暑時節的高溫對於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特別是對於種植雙季稻的地區,“早稻搶日,晚稻搶時”,此時人們要及時收割早稻,還要兼顧種植晚稻,確保糧食豐收。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描繪了炎夏烈日之下勞動人民在田間勞作的辛苦場景。另外,棉花也到了花鈴盛期,需水量大,大豆也處於需水臨界期,灌溉抗旱是最緊要的農事工作。“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天下多少事,農人最辛苦”。總體而言,大暑時節是農民一年之中搶收搶種、田間管理最為緊張、最為辛苦的時期。因此,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視並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格言,提倡勤儉風尚,愛惜糧食。
(唐尚書 作者為華中農業大學農業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