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件大事抓緊抓好

2022-07-12 15:1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要持續推動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如何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是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為此,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決策部署。為防止出現貧困反彈,特別是出現規模性返貧現象,設定了五年過渡期,強調摘掉貧困帽子,但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責任,不摘監管。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但是,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的外部環境下,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壓力不小。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相對貧困問題還會長期存在;脫貧政策向防返貧政策過渡,長效機制尚未完全成型;城鄉區域差別客觀存在,共同富裕基礎需要築牢。要充分認識到一些地方脫貧基礎還比較弱,部分脫貧群眾的返貧風險依然較高。必須防止精神鬆勁懈怠,防止政策急剎車,防止幫扶一撤了之,防止貧困反彈,保持清醒的頭腦,守住底線,有所作為,努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深刻領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重大部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借鑒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成功經驗和有效辦法,今後須在兩方面實現突破。一方面,持續推進脫貧地區的農民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通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振興鄉村産業等手段,確保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快於國內GDP增速、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和農民收入整體增速,不斷提升脫貧地區農民群體的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從實現共同富裕的全局出發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我們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任重道遠。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也是新發展階段的重要任務,必須抓好鞏固拓展、轉型轉變的關鍵點,向共同富裕目標繼續攀登。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調整工作思路。絕對貧困具有階段性、特殊性和區域性特徵,而相對貧困則表現為長期性、普遍性和全面性等特點,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致力於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抓好産業、就業兩個管長遠的根本性問題。

  首先是産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多元化路徑選擇,但最根本的還是産業發展。産業發展有四個重點:一是糧食産業。抓糧食安全不僅是糧食主産區的責任,也是包括脫貧地區在內的糧食主銷區、産銷平衡區的責任。脫貧地區也有糧食大縣,要抓面積落實、産量增加;其他區域要抓供求平衡,自給率不斷增長。二是特色産業。依靠資源優勢,輔之外來技術、資本等,通過特色産業的發展,一方面富民、富縣、富區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廣大城鄉居民對農産品多元化的需求。三是新産業新業態。農業觀光旅遊作為典型的農業新産業,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長效性;“網際網路+”作為典型的新業態,在脫貧地區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續的成長性。必須充分挖掘脫貧地區鄉村産業的生態、文化等多元價值和多重功能,通過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把好處留在鄉村,留給農民。四是融合發展。致力於形成“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從橫向看,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篇文章一起做,因地制宜,可以極大豐富農業産業內涵。從縱向看,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拓展農業産業邊界,能夠讓脫貧農民更多分享産業增值收益。

  其次是充分就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聚焦三個方面工作,把實現脫貧地區勞動力充分就業作為重大任務來抓。一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在改善鄉村生産生活條件、優化就業環境的同時,挖掘鄉村建設項目用工潛力,設置公益性崗位,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容量。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提高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有效性、精準性。二是在農業內部增強就業潛力。創造現代特色鄉村産業發展條件,處理好産業發展與保障農業産業安全、農民就業增收的關係,營造寬鬆的産業發展環境。提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容量,提高農業勞動生産率。三是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實現充分就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在脫貧地區重點建設一批區域性和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完善西部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集中支援政策。通過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等機制,為脫貧地區發展提供外在驅動力。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壯大縣域經濟,承接産業轉移,培育支柱産業,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吸引脫貧人口到城鎮就業、落戶、生活,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為脫貧地區搭建用工資訊平臺,培育區域勞務品牌,加大脫貧人口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鼓勵支援脫貧人口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彈性工作等方式實現充分就業,降低就業成本,提高就業效率。要幫助脫貧農民實現自我發展、內生發展,激發他們依靠雙手勤勞致富的觀念和行動。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