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南一北”新格局形成 第二個國家植物園來了

2022-07-12 10:46: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葉 青

  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正式揭牌,這是我國設立的第二個國家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與今年4月揭牌、位於北京的國家植物園共同形成我國國家植物園體系“一南一北”新格局。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已知高等植物3.7萬餘種,約佔全球的1/10。建立國家植物園體系,對野生植物類群進行系統收集和完整保存,有助於維護植物多樣性。

  今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廣州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科學院、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任海介紹,華南國家植物園依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設立,核心功能區規劃總面積319公頃,包括廣州園區和肇慶鼎湖山園區。目前,華南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護植物達17168個分類群,擁有珍稀瀕危植物643種、國家重點野生保護植物337種,率先建立了利用生物技術、生境恢復技術和種間正關係促進技術整合方法,進行了珍稀瀕危植物回歸研究與示範,成功實現了杜鵑紅山茶、報春苣苔等36種華南珍稀瀕危植物的野外回歸。

  據了解,未來,華南國家植物園將會參與全球和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實現物種保育數達2萬種,活植物收藏和儲存能力躋身世界前列,其中經濟植物達6000種,95%的華南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將得到有效保護,為綠色發展提供源頭植物資源。

  同時,華南國家植物園將建設植物遷地保護與利用科研平臺,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水準。“通過建設科研平臺,吸引國際人才和青年才俊,進一步鞏固基於活植物收集的研究,研究水準繼續在全球植物園中居於前列。”任海表示,還將建設華南植物資源研發中心及示範點,提升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能力。

  據了解,華南國家植物園將實施“3E植物2—20—200—2000—20000計劃”,即對珍稀瀕危植物、經濟植物、特有植物大規模利用2種,野外回歸20種,系統研究200種,經濟評價2000種,遷地保育20000種;並篩選1500多种經濟植物交給廣州市推廣應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過不了多久,廣州市民將能吃上口感香甜、如櫻桃番茄般大小的水果枸杞。除了水果型枸杞,還有三葉木通,這2种經濟植物將有機會在今年內推出。”任海介紹,改良後的水果枸杞不但果實增大、口感改善,還能延長儲運和貨架期;而三葉木通則在改良後果肉厚度增加。

  華南國家植物園的目標是將現有38個專類園中的4個建設為世界一流、4個建設為國內一流,同時整體提升植物園園容園貌和基礎設施水準。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中藝表示,廣東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為新契機,將在植物遷地保護與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華南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科普與自然教育的高水準平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科學院等有關部門,正加快編制《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規劃》,綜合考慮我國氣候帶與典型植被區劃特點、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植物園綜合實力等因素,統籌謀劃、科學佈局,“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穩步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萬物和諧的國家植物園體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