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十年|習近平這樣介紹自己

2022-07-12 08:32: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編者按: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一路走來,中國共産黨沒有也永遠不會辜負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期望。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專欄推出系列創意互動特稿《這十年》,重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與您一起感受大國領袖的魅力。

  和老鄉在一起,他説自己是農民出身,“對農村、農業、農民有天然感情”;

  與退役軍人面對面,他的一句“我也是一名軍轉幹部”讓人倍感親切;

  他還以“大朋友”的名義和小朋友互動交流,期許孩子們健康成長;

  …………

  十年時間,一句句平易近人的家常話、一聲聲溫暖人心的問候、一次次親切隨和的微笑,定格下人民領袖習近平對人民的至深情懷。

  他説:“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句話不是一個口號,我們就是給老百姓做事的。”

  

  “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

  “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我們這一代人也有這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習近平總書記時常提起自己在梁家河當農民的7年時光,坦陳其念茲在茲的“農民情結”。

  中原大地的麥田裏,他對老鄉説“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小麥長勢這麼好,我和你們一樣欣慰”;湖南湘西的柚子林中,他熟練地捧住柚子,輕輕一擰就摘了下來。

  還有一次,他俯身在田裏摘下一個豆莢、一撮一捻、仔細察看成色,順手將一顆大豆放進嘴裏,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人們既驚訝又感到親切:“這是老農民才有的動作呀。”

  山高水長,本色依舊。

  深知老百姓的苦,所以挑起沉甸甸的擔。

  習近平總書記誓言“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併為此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

  有時候,他前一天還在風雲際會的外交場合,在重大關頭引領國際議題,第二天已經輕車簡從,風塵僕僕趕往貧困地區調研。

  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

  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

  “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對農民最真摯的情感,化作最莊重的承諾、最剛性的措施、最大力度的投入,在中華大地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反貧困鬥爭。

  唸唸不忘,必有迴響。

  8年時間,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過去我到農村,看到這樣那樣讓人揪心的事兒,心裏很是不安、難過。再看看我們現在的農村,面貌完全改變了,吃的穿的用的都不一樣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溫飽問題徹底解決了。”

  “我也是一名軍轉幹部”

  工作雖不同,本色永不改。

  習近平總書記多年前的一句話,至今讓廣大退役軍人心潮澎湃。

  那是2014年5月27日,第六次全國軍轉表彰大會暨2014年軍轉安置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深情表示:“見到大家感到十分親切,因為我也是一名軍轉幹部。”

  1979年,習近平從清華大學畢業就穿上軍裝,進入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國防部長的秘書。“我在軍隊工作幾年,到地方任職後也時時關注著軍隊建設,經常同軍隊的同志打交道……”與軍隊的不解之緣,使他對退役軍人這一群體始終懷有深情。

  這是1979年,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時的習近平。

  這是1979年,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時的習近平。

  2015年9月3日,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抗戰勝利日大閱兵,當45輛禮賓摩托車護衛著抗戰老兵方隊經過天安門時,習近平總書記立即起身,向老戰士們揮手致敬。

  四年之後,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上,他俯下身,雙手緊握住老英雄張富清的手,鄭重説道:“你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一起身一俯身,不同的動作,同樣的深情。

  人們記得,他走進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站,詳細詢問社區在服務退役軍人方面的具體做法;他親自謀劃設計、部署推動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在他的關心推動下,我國第一部關於退役軍人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施行……

  “要關愛退役軍人,他們為保家衛國作出了貢獻。”在辭別2018年、開啟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他專門向退役軍人表達關心問候。

  深情中蘊含深意、厚愛裏凝結厚望,激勵著廣大退役軍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崗位上繼續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

  “就以‘大朋友’的名義吧”

  少年兒童,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生機力量。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繫少年兒童的成長。

  2013年5月29日,北京市少年宮。

  面對身邊一群活潑可愛的紅領巾們,習近平總書記笑容滿面:“首先我看我以什麼名義好,都不合適,就以‘大朋友’的名義吧。”

  總書記是來參加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的。一句“大朋友”,一下子拉近了他與孩子們的距離。這些年,他經常來到少年兒童中間,留下了許多慈愛的瞬間。

  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他陪一年級的孩子們完成了入隊儀式,還把自己小時候入隊的情景説給大家聽:“記得入隊時心怦怦跳,很激動。不知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是一種榮譽。”

  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的少先隊入隊儀式上,習近平為新少先隊員繫上紅領巾。

  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的少先隊入隊儀式上,習近平為新少先隊員繫上紅領巾。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他鼓勵聾啞女孩王雅妮好好學習、學業有成,小雅妮用手語表達感謝,他也伸出手回應。小雅妮表示:“他的一言一行都告訴我們,我們並不是一群特別的人,都是他疼愛的孩子。”

  在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他直言對“小眼鏡”越來越多的擔憂,留下了“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殷殷囑託;在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他以冰球運動員特有的問候方式,同一位冰球小將“撞肩”互動,笑著説,小夥子塊頭要再長大一點。

  …………

  一次次溫暖互動,聯接著“大朋友”與孩子們的深厚友誼;一句句深情囑託,也成為指引孩子們奮勇前進的燈塔。

  2021年4月,廣西桂林毛竹山村。

  聽聞總書記來了,村民們聚到了一起,紛紛向總書記問好。看到人群中朝氣蓬勃的孩子們,總書記笑容滿面,話語間飽含寄望:“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有知識的一代人,用科學知識托起鄉村振興,托起我們現代化的中國。我們老中青三代人,齊心努力奔向現代化。”

  2020年12月29日,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北梁紅軍小學學生在操場跑步。

  2020年12月29日,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北梁紅軍小學學生在操場跑步。

  少年有志,國家有望。

  習近平總書記以追夢圓夢為主題,為新時代少年兒童“定制”了成長指南。自己則數十年如一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奮鬥目標。

  “怎麼稱呼您?”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石爬專老人問。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回答。

  歲月奔涌,江山印證。

  這十年,夙夜在公、忘我工作,是人民領袖的日常。

  “現在我知道了,總書記是專門關心咱們老百姓的人。”石爬專老人這句話,道出了14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