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從跟跑到超越

2022-07-09 17:0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繼續來看系列報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強磁場是物質微觀世界的“放大鏡”,對提升我國前沿基礎科學研究、推動關鍵技術變革意義重大。作為世界四大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中心在黨員科研突擊隊的引領攻堅下,短短十年間實現了從一無所有到領跑世界的升級“蛻變”。

  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一塊鋁板眨眼間就變成了一口“鍋”,而這背後依靠的就是強大的磁場。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 韓小濤:我們現在産生的磁場最高將近地球磁場的200萬倍,有這麼高的磁場就可以更深入地去研究很多新材料以及它的一些新的特性,就相當於我們有了一樣(新)的工具。

  擁有觀察微觀世界的工具就意味著能在科學研究上搶佔先機。上世紀80年代,國外利用建成的30多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開展各領域前沿科學研究,獲得多項諾貝爾獎。而我國由於長期缺乏這類裝置,想在強磁場環境下做實驗只能借用國外的實驗室。

  許多急需開展的科學研究嚴重受制於人,讓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黨員科研突擊隊痛下決心:必須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建中國自己的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經過三年精心籌備,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正式獲批立項。這也是我國第一次由一所大學承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 韓小濤:使命感和責任感和你作為一個黨員的要求,本身就是很契合的,心裏肯定也是憋著一股勁,就是説用我們就這樣(現有)的條件,我要做出跟你一樣甚至更好的東西出來。

  磁體如同人的心臟,它的品質直接決定強磁場實驗的成敗。繞制磁體,要將一根根直徑不到1毫米的材料絲重復繞制上萬圈,且角度和方向不能有一絲差錯,為此,黨員科研突擊隊成員每天泡在實驗室,常常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 韓小濤:這個磁體做得不好,一放電它就爆炸了,一旦開始繞制你還不能停,所以恨不得一天24小時連軸轉來完成磁體的繞制。當時那個環境要戴防毒面罩,其實工作環境是很惡劣的。

  無數次的實踐摸索,團隊最終研發出獨特的磁體非連續層間加固繞制工藝,躋身世界頂級行列。然而此時又一道難題擺在面前,繞制磁體還需導體材料,但這些核心材料都被國外直接封鎖,黨員科研突擊隊沒有等、靠、要,而是用國産材料作為原料,力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 李亮:我們實際上是用只有國外三分之二強度的這樣一個導線,實現了基本上是國際最高的一個磁場強度,這個是我們在技術上面很重要的一個突破。

  為了節約研究成本和時間,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黨員科研突擊隊又瞄準了一個個難度更高的科研目標。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 韓小濤:從樣機開始,每一個電路板原理圖都是我們自己畫,然後自己去調試,出了問題馬上就可以更新。

  憑藉自立自強的衝勁,不斷刷新世界紀錄。2018年,強磁場中心的脈衝平頂磁場強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 韓小濤:有了自主(權)、先進性,加上我們整個團隊,包括黨員在這方面發揮的關鍵核心引領的作用,這樣我們就是一個有戰鬥力的集體。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 李亮:我們實驗室的一個很重要的信念,也就是老一輩的科學家給我們提出來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

  正是憑著這樣的信念,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先後創造了5項磁場參數世界紀錄,取得了一批重要科學研究成果,建成了世界領先的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世界上20多個國家的科研人員選擇來這裡開展實驗,真正實現了從跟跑到超越的升級蛻變。

  眼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二期工程已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黨員科研突擊隊也瞄準世界脈衝強磁場最高峰值,向建成全球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目標發起衝擊。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張明:培養釘釘子的團隊精神,充分發揮黨員科研突擊隊的作用,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這種精神,把脈衝強磁場二期建設成為世界最好的脈衝強磁場中心。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