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非遺有新人|王康:方寸之間刻印千年

2022-07-07 13:20:00
來源:荔枝新聞
字號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産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荔枝新聞推出“青春守藝人”系列雙語微紀錄片《非遺有新人》,穿越千年文脈,跋涉千山萬水,記錄傳統非遺的煥新故事,聆聽青春傳承的時代之音。一期一會,影像留住記憶,涵養精神文脈、厚植文化自信,向世界呈現絢爛多彩、賡續綿延的中華文明。

  北通總統府,南連夫子廟,淮海路35號地處南京新街口,屬於不折不扣的鬧市區。大隱隱于市,坐落在這個門牌號上的是一座古樸宅院,在高樓大廈的環繞中,凸顯著清凈與莊嚴。

  156年前,晚清學者楊仁山在這裡創辦了“金陵刻經處”,全國寺院的漢傳佛經基本藏於此,這裡目前也保存著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雕版作品。在這方小天地裏,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中國雕版印刷技藝(金陵刻經印刷技藝)薪火相傳已至第八代。

  如初如故:“90後”萌新與千年技藝的緣分

  2010年,18歲的王康還在南京市莫愁中等職業學校(現為南京非遺學院)就讀古籍鑒定與修復專業。在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古籍修復成果展時,王康結識了金陵刻經處的兩位傳承人馬萌青和鄧清之。一份眼緣,兩位老師當場對王康表示,如果感興趣,可以到金陵刻經處系統地學習雕版印刷技藝。

  次年畢業季,王康上學乘坐的公交車恰好改道從刻經處門口經過,“每天路過,為何不進去看一看呢?”帶著這樣的想法,王康開始了拜師學藝、實習工作。

  如今,王康已經在金陵刻經處工作了10餘年,參與了20多部古籍、近10萬字的雕刻。回憶起剛剛入行,王康有種“如初如故”的篤定感,“一顆種子種下去,它在冥冥之中發芽生長。這條路是順著走下來的,渾然天成。”

  在王康之前也有一些年輕人來到刻經處,大多在短暫接觸後便離開了。

  對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第七代傳承人鄧清之來説,王康是她認識的第一位真正想學雕版印刷技藝的“90後”年輕人。“不少人覺得我們這門手藝落後,但王康是真的熱愛並以此為榮,有時他會拿著刻好的經版作品到處向人展示。”

  對於展示作品時喜悅感的來源,王康將其比喻為排隊吃東西,“經歷過等待,到手的食物才會變得更加美味。過程也許不易,但結果一定會趨於無限美好。”

  埋首浩如雲煙的千年佛經中刻印,王康的初心很簡單,“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後人看到”。那是一份傳承的喜悅。每當傾心雕刻的版片新鮮出爐,王康形容,“如同親眼見證嬰兒的誕生”。

  王康與鄧清之

  如琢如磨:錘鍊技藝與磨礪心智的過程

  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金陵刻經印刷技藝是代代傳承下來的智慧。在工業化的現代社會,金陵刻經印刷技藝依舊帶著刻字人的溫度,在具備傳統工藝文化美感與價值的同時,人的氣息也在雕版作品上入木三分。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的歷史,最早可溯源至千年前的唐代,是中國雕版印刷技藝的一部分。時至今日,金陵刻經處仍然保持著以“刻版、印刷、裝訂”為主要流程的手工制書傳統,這三個工序還包含了寫樣、上樣、雕版、刷墨、擦印、分頁、折頁等共計三十多道工序,全部以手工完成。

  在雕版環節中,右手握刀,左手頂住刀背,經過發刀和挑刀兩道工序之後,漢字逐漸成型。

  王康算過,一個字的完成有時需要刻上百刀。多年的雕版,讓王康左手大拇指中心形成厚厚一層老繭,即使這樣,磨刀時若未注意將刀背磨平,仍能在老繭上劃出傷口。

  刻經人用手刻印歷史的記憶,刻刀也在手上留下匠人的勳章。

  手上功夫的錘鍊只是一方面,刻經磨練的還有人的心智。俯首、屏氣、凝神,刻刀遊走于雕版之上,時間停止于方寸之間。在王康看來,學習刻經最難克服的是孤獨和重復。

  “我們學校有位老師,修復古籍時也會聽著電視,因為全然的靜,太孤獨了”,王康説。對他自己而言,更難以忍受的是停滯不前的重復。

  王康渴望突破,哪怕是微小的改變。曾經有段時間,王康為了精進技藝,每日上下班揣著底樣稿,在公交車上捧著看,心中模擬怎樣去刻。他喜歡琢磨,這是匠人的固執和堅持。

  對於如何突破瓶頸期,王康還總結出八個字:由熟返生,不破不立。“你不能維持當前的水準去工作,要拋棄已經掌握的所有技巧,從頭開始,尋找新的感覺,這是‘由熟返生’。在拋棄技巧後,你一定會犯之前所沒有犯過的錯誤,只有當你錯了,你才知道怎樣不會錯,這就是‘不破不立’。”

  在刻經處的十年時光裏,王康參與了近十萬字的雕刻。經過十年的“拋光打磨”,匠人精神早已嵌入王康的工作,也內化為他的性格。“曾經我是個很急躁的人,但現在,比起速度,我更希望能把一件事做好”。

  這樣的改變,也來源於兩位師父的言傳身教。“師父是如師如父的,他的品性會使你嚮往,讓你希望能變成跟他們一樣,成為追求精善美的人。”

  如新如舊:師道傳承與融合創新的發展

  王康口中的兩位師父就是當年在“古籍成果展”上結識的那兩位傳承人——鄧清之和馬萌青。

  鄧清之是金陵刻經處百餘年來唯一女性傳人,溫柔的外表下,是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寫樣、雕刻的堅毅。

  馬萌青是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第六代傳承人,也是該項技藝唯一一位國家級傳承人。因為後天原因,馬萌青的聽力有些受損。剛開始王康和他交流上還會有些障礙,但經過多年的傳習授業,王康和師父的交流已經基本不需要語言,一個眼神就能互相理解。

  對於師父們跟自己的感情,王康用“溺愛”來形容。“馬師父看見我磨刀,都會擔心我劃傷手,想要去幫我磨”。

  王康與馬萌青

  兩位師父以外,王康成長也離不開與古人的“對話”。在刻經處後庭的經版樓內,藏有12.5萬片經版,那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心血,正門兩側“流通功德藏,接續人天師”的描金對聯敘述著這裡的法脈傳承。

  初來刻經處,王康正好趕上經版樓修繕完畢。為保護內藏國寶,金陵刻經處對經版樓進行改建加固、硬體升級,成為可滿足文物存放條件的的文物庫。

  那時,王康與同事們一道,把庫房中的版片搬運出來,逐片清理、整理歸集,重新放回“升級”後的經版樓。正因如此,他熟稔每一片經版,由衷地讚嘆古人的技藝與智慧。

  王康的夢想是能夠刊刻出與之齊肩的作品,“因為有這些舉世無雙的作品在,我們當下人的技藝才能夠得到精進。”對於王康而言,雕版的過程,就是在用刀去走前人刻過的那些痕跡,學習前人刻字的角度和心境。

  “我們刻版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身為匠人的責任,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後人看到,證明我們來過。這個東西如果説在我這一代人手上斷了,後面再拿起來,靠照片和資料嗎?自己去想像嗎?”

  對於王康來説,刻經是一份工作,更是嵌入人生的使命。

  從馬萌青到鄧清之再到王康,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已傳至第八代。

  鄧清之坦言,如今雕版印刷技藝的流傳早已不是為了生産性,而是一種文化性的積累。2014年南京青奧會時,刻經處推出了會徽和吉祥物“砳砳”的雕版印刷作品,並在青奧會場館進行展示互動。

  當呆萌可愛的吉祥物與傳承千年的金陵刻經相遇,古老的技藝有了新的活力。

  “人特別多,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家長。”人流涌動的場景王康記憶猶新,“他們都希望孩子能多接觸一些傳統文化,讓孩子內心更加豐盈。”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在2014年南京青奧會上的創新展示

  在王康看來,對於手工藝術的偏好是融進人類DNA裏的追求。“人類發展始終需要有個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東西。所以,未來這種古老的手藝也不會沒落下去,待到審美反覆時,它仍舊光彩耀眼,但這一切就要看我們怎麼把它給堅持下去。”王康説道。

  (本期編導/姜弘毅 汪偉捷 文稿/姜弘毅 周詩婕 攝像/李慧 張潤森 夏天 剪輯/袁傑 繆旭 劉炳心 劉香楠)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