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教師嚴智德:“我們參與其中,所以想留在這裡”
粵港澳大灣區便捷的交通、便利的生活、蓬勃的發展活力和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來這裡追逐夢想,實現價值。環球資訊廣播推出《香港青年逐夢大灣區》特別策劃,講述這些香港年輕人的追夢故事。
肇慶學院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副主任嚴智德就是在大灣區追夢的香港青年之一。2013年,他來到北京攻讀博士學位,2019年畢業後選擇到廣東省肇慶市工作、生活。他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在大灣區看到了怎樣的機遇?今天,讓我們跟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朱宛玲,來了解他的故事。
“最近這幾年,我們發現到內地升學的學生多了。”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嚴智德這樣告訴記者。
嚴智德2007年畢業于香港公開大學,隨後又在香港浸會大學參加師範學習,成為一名中學教師。由於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嚴智德報考了北京大學香港培養點,成為歷史學研究生,並在2013年追隨導師前往北大歷史系讀博。
2019年,嚴智德獲得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外婆他們那一代人會覺得你一個人到了北方怎麼適應,如果説天氣你應付不了怎麼辦?他們會很擔心這些事情。但是到了我爸媽那個年齡層,他們會覺得可以試一下。”他坦言,當時家裏的老一輩對他義無反顧地“北上”有些擔憂。
老人的顧慮之一便是覺得路途遙遠,氣候、習慣難以適應。然而,隨著內地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去內地”已經不像嚴智德小時候感受到的那麼遙遠。“以前坐綠皮火車的時候,(去內地)感覺像出遠門一樣。2013年之後,我感覺高鐵發展非常快,兩三小時來往兩個城市其實沒什麼問題。”
在內地求學期間,嚴智德認識了自己的未婚妻,一位來自廣東肇慶的女孩。這也是博士畢業後,嚴智德選擇來肇慶工作、生活的原因之一。嚴智德説,周圍的親朋好友也都對他選擇在大灣區工作非常好奇,大家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個是肇慶是否適合做科研?另一個就是,工資是否足夠養家?
“其實這裡是很適合居住的。比如説我是搞歷史科研,要找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去搞研究;我爸媽退休,需要找一個物價比較便宜,綠化(較好)到處都是山山水水的地方,讓他們悠閒一點,所以其實肇慶是最適合在這裡居住的。”
嚴智德(左四)與肇慶學院的同事和學生在家中聚會。
嚴智德發現,近兩三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人越來越多:有的人退休後來內地生活,有的則是來內地做生意,還有的來內地讀書、工作。他説,大灣區給了香港人更多元的選擇機會:“要打拼的可以去廣州、深圳,想先成家安定下來的可以來肇慶等地。香港工作強度大,這裡我覺得還是比較正常一點。”
在他看來,大灣區的創業氛圍濃厚,更適合正在拼搏奮鬥的年輕人。
“(在香港)去考個高分,進一個好的大學——大學裏面醫科、法律或者工程都是‘神科’。人生按照這個標準答案,都能預見將來要幹什麼事情,比如説考個公務員,考個警察,要不就去銀行打工,畢業之前找個好一點的實習機會。這裡(內地的年輕人)冒險精神會多一點,願意去趁年輕去試一下創業、創新,願意搞一些新的東西出來。”
嚴智德(左一)與學生們。
在嚴智德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每年都有發展、都在進步,讓他覺得參與感更強,“留在這裡就挺好”。
“來到這裡,我們看到每年都有一點進步,無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區、身邊的人,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我們參與了其中,所以感覺想留在這。”
記者丨朱宛玲 陳惠婷
簽審丨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