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路通百業旺

2022-06-26 12:3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見到人稱“小馬哥”的馬選軍時,這個皮膚黝黑的農家樂經營者正忙著招呼客人,見誰都一臉笑容,“全家人一起上都忙不過來,還請了7個人來幫忙”。

  盛夏時節,馬選軍開辦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都格鎮龍井社區三岔河的“橋下人家小馬哥”農家樂裏,遊人絡繹不絕,品嘗美食,玩水嬉戲,樂在其中。

  如今的三岔河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卻是另一番景象。一道一道的耕地“挂”在陡坡之上,村民們進出需沿著懸崖上一條小路彎腰前行,生産生活物資全靠肩挑背馱,“祖祖輩輩都困在了大山裏”。

  出生於1981年的馬選軍,11歲時才走進學校,“山路太難走了,每天上學來回得3個多小時,年紀小了根本吃不消”。

  2010年,由於父親受傷,馬選軍辭掉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家照顧父母。他先後到工地當過保安,賣過甘蔗,“以為自己又要像父母一樣苦一輩子了”。

  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後,雲南宣威城區至貴州六盤水的車程從此前的5小時縮短為1個多小時,也把三岔河帶入了全國高速公路網路。

  一路通帶來百業旺。“世界第一高橋”的頭銜讓不少人慕名而來。看著日漸增多的遊客,馬選軍夫婦很快辦起了農家樂。2020年,馬選軍又與村集體合作,把農家樂進一步擴大。“毛收入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萬多元,最少也有兩三千元。”

  “從沒想過,這個偏僻的山旮旯能成為遊客心中的寵兒,讓我過上了做夢都不曾想到的好日子。”馬選軍打心眼裏感謝黨的富民政策,自覺當起北盤江大橋的義務解説員,每天都給遊客講大橋的故事,以及大橋給家鄉帶來的巨變。

  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黨的十八大以來,該省加大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面打通了對外大通道,2015年率先在我國西部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截至2021年底,該省建成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8010公里,位居全國第五,在千溝萬壑上打造了一個“高速平原”。

  基礎設施的改善,為貴州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20年底,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群眾搬出大山,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貴州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