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鄉村振興丨這裡的旱垣為啥不怕旱?

2022-06-26 11:1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垣,是黃土高原的一種地貌,四週陡峭,頂上平坦。千百年來,“垣”和“旱”難解難分。

  眼下,甘肅多地正在抗擊伏旱。今年截至6月中旬,甘肅省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2.5%,為近10年同期最少。然而,登上李家垣,田裏縱橫交錯的滴灌帶把水、肥一同送往綠油油的莊稼。昔日荒蕪的黃土地,如今披上“綠絲毯”。

  李家垣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河畔鎮。61歲的張世庫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看著旱垣不怕旱、披上“綠絲毯”,他滿是“溝壑”的臉上笑開了花。

  “過去旱地是‘雞肋’,現在我們能守著旱地掙錢了。”張世庫説。

  過去,旱垣上的日子除了旱就是苦。垣上的乾旱截斷了農業的命脈——水,讓鄉親們飽受“十年九旱”之苦。

  田裏的收成勉強解決溫飽,為了更好的生活,青壯年只能出去務工。但留守在村裏的老人和小孩沒辦法照料那麼多土地,不少土地因此成為了撂荒地。張世庫一家也不例外,30多畝承包地中,有24畝撂了荒。

  耕地是農民的根,更是糧食安全紅線。2020年,為了從根子上解決撂荒地問題,會寧縣開展了俗稱“旱變水”“小變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年來,甘肅各地通過引黃工程、引洮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了旱垣之下。撂荒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引水上山,還使滴灌技術得以應用。

  在甘肅,許多地方引進龍頭企業,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利用先進農業技術,在引水上山的基礎上,通過運用水肥一體化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把旱地變成水澆地。同時,全縣通過土地流轉,將耕地化零為整。由此,小塊田變成了大塊田,撂荒地變成了高標準農田。

  河畔鎮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3.7萬畝,其中7000畝是過去的撂荒地。河畔鎮黨委書記王卓見算了幾筆賬:首先,撂荒地“變身”高標準農田後,畝産增多了,2021年當地玉米畝均産量從800斤增長為2000斤左右;其次,農民增收了,除去土地流轉費用,農民可以在家門口務工增加收入,僅李家垣村的高標準農田就吸納周邊600多人入園務工;再次,全鎮的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均穩步上升。

  更令農民開心的是,與其他地方相比,通過運用節水灌溉技術,每畝高標準農田最多可節約用水500立方米以上,既實現了開源,又實現了節流。

  張世庫是村裏第一個簽了土地流轉協議的人。他將30畝承包地流轉了出去,今年除了60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他和老伴兒在家門口打工兩個月,收入1萬多元。

  在十年九旱的甘肅中部地區,許多旱垣正在變良田。

  趙權武是定西市安定區沃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2021年,他在安定區魯家溝鎮將臺村流轉土地,建起面積1040畝的引水上山馬鈴薯水肥一體化示範區。過去,這些山地長期撂荒。現在,在這片海拔1850米的高標準梯田裏,每天馬鈴薯所需的水和肥料以最佳的配比通過滴灌帶輸送而來。

  他説,利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示範區實現了節地10%,節肥30%,節水40%,省工50%以上。

  魯家溝鎮黨委副書記馬習文説,這種引水上山的旱作高效節水項目,實現了撂荒地整治、耕地品質提升、化肥減量增效,也有助於集約利用水資源。旱垣抗旱保糧的底氣就來源於此。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