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際觀察:槍擊血染校園 美國青少年成“槍靶”

2022-06-21 20:2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19日晚,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1名15歲男孩死亡。就在幾天前,當地時間6月14日晚以及15日早晨,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城多個學區因近期收到大規模槍擊威脅,宣佈將取消學校活動。

  未成年人為何屢屢成為美國槍擊事件的受害者?美國“槍患”又對未成年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為保護槍口下的青少年兒童,美國政府在控槍方面又有何作為?

  槍支暴力成美國青少年“頭號殺手”

  美國是世界上槍支暴力最嚴重的國家,兒童和青少年死於槍擊的概率是其他31個高收入國家總和的15倍,涉槍傷害已成為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的最主要死因。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2021年,美國共有44750人死於槍支暴力,其中1533人為17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

  美國槍支氾濫,同時槍支文化根深蒂固,“以槍制槍、以暴制暴”等擁槍觀點盛行,一些家長竟試圖通過鼓勵孩子持槍來保護他們免受槍擊。美國《兒科》雜誌2022年4月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02年至2019年間,美國12至17歲青少年攜槍率激增41%。

  然而,未成年人群體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與誘惑,隨處可見的槍支嚴重危害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美國青少年涉槍自殺事件激增。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表明,75%的美國青少年認為槍擊事件已經成為他們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斯坦福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在校園槍擊案發生的社區,年輕人(20歲以下)使用抗抑鬱藥的人數增加了21%。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槍擊致死兒童事件中,有近30%是自殺;非洲裔兒童死於槍擊的可能性是白人兒童的4倍。

  遍地槍聲令部分青少年走上歧途

  據《華盛頓郵報》調查顯示,1999年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高中槍擊事件後,美國已有超過31.1萬名兒童曾親歷校園槍支暴力事件。由於槍支氾濫,部分美國青少年甚至走上歧途,反而成為涉槍傷害事件的加害者。

  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發生槍擊事件,造成21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兒童,槍手是一名18歲的學生。這是美國近十年來遇害人數最多的一起校園槍擊事件。

  羅布小學槍擊案後,美國涉及青少年的槍擊傷害事件依舊頻繁發生。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的一名2歲男孩在家開槍意外打死了他的父親;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密歇根州哈特福德一名12歲男孩持槍搶劫加油站,其間在加油站開槍;當地時間5月28日,佛羅裏達州一名10歲男孩給朋友發消息揚言要發動大規模槍擊案,被當地警方逮捕……本該天真爛漫的童年卻早早被鮮血染紅、硝煙抹黑,種種慘劇無一不昭示著保護美國青少年兒童遠離槍支和“槍害”的緊迫性。

  美國政府治理失靈 民眾呼籲加大對青少年保護力度

  涉青少年槍擊慘案屢屢見諸報端,加大對青少年兒童的保護力度、阻止槍聲再次在校園響起,成為美國父母共同的心聲。羅布小學槍擊案發生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民調顯示,約有72%的美國學齡兒童父母表示非常擔心或有些擔心學校內會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

  6月11日,美國大批民眾在超過450個地點舉行集會示威活動,抗議槍支暴力頻發、政府控槍不力,要求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生命安全的保護。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國會山報》援引一項民意調查稱,5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通過更嚴格的槍支管制法律是“非常”或“比較”重要的。

  民意洶湧,反觀美國政府,卻始終未能走出控槍無果的“怪圈”。每當美國出現大規模槍擊事件,便會引發社會反思,控槍派與擁槍派激烈辯論,擁槍利益團體阻撓控槍加劇社會撕裂,兩黨為選票推諉塞責,導致控槍提案無果而終,直到新一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上述“套路”反覆在美國社會出現,徒留受害者遺屬悲痛萬分。

  事實上,美國已有20多年未通過重要控槍法案。當地時間6月12日,美國兩黨20名參議員就一項解決槍支暴力的提案大綱達成協定。協議大綱包括加強對21歲以下購槍者的購槍背景調查力度,為學校安全措施提供資金等。然而,該協議目前僅在基本原則上達成,尚未成為立法文本。路透社分析指出,相較于美國總統拜登和一些民主黨人之前的控槍提議,該協議已做出了較大妥協。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與希望,純真的童年時光本不應充滿槍聲,幼小的未成年人更不該暴露在槍口之下。保護美國青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亟待美國政府和政客停止空談敷衍,儘快為控槍採取切實行動。

[責任編輯: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