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照片背後的湖北故事

2022-06-20 15:01:00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4次考察湖北

  參加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審議

  對湖北各項工作

  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思想指引下

  湖北向著

  經濟更好

  結構更優

  品質更高

  後勁更足

  實力更強

  穩健前行

  荊山楚水充盈著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動力

  建成支點 走在前列 譜寫新篇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從武漢新港到中國光谷、從武重到武漢市民之家、從鄂州東港社區到峒山村,訪民情、聽民意、察民生,從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科學定位: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爭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

  支點建設闊步向前

  寄望之重,激蕩人心;期待之殷,激勵荊楚。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後不久,省委出臺

  《中共湖北省委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決定》

  以“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為總體目標

  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荊楚大地,氣象萬千

  2020年12月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

  確立“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

  這一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的目標定位

  勾勒“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藍圖

  2021年6月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全面回答

  “什麼是支點、怎樣建支點”

  明確“建成支點”的路徑舉措

  湖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推動——

  “建成支點”實現歷史性突破

  “走在前列”邁出關鍵性步伐

  “譜寫新篇”取得標誌性成果

  現代産業體系加速構建

  萬億級光芯屏端網産業集群

  萬億級大健康産業集群等

  “51020”現代産業集群加速構建

  湖北成為全國最大的光電子晶片、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

  全國重要的商業航太、新能源汽車與智慧網聯汽車基地

  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

  亞洲最大專業貨運機場花湖機場

  建成校飛

  根據安排今年年中將迎來通航

  天河機場擴容提質

  加快打造湖北客貨“雙樞紐”

  漢十高鐵創造“無中生有”的奇跡

  沿江高鐵順利開工

  “米”字形高鐵網正在鋪展

  多式聯運項目完成投資754億元

  武漢陽邏港、黃石新港

  鄂州三江港、宜昌白洋港

  武漢金融控股集團等5個項目

  入列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數量居全國第一

  區域發展佈局破題成勢

  “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

  區域發展佈局成勢見效

  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

  超過3萬億元

  “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

  經濟總量分別達到

  1萬億元左右

  7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

  為歷史最好成績

  強核、壯圈、帶群、興縣

  荊楚大地“顏值”“氣質”刷新

  高品質發展跑出加速度

  經濟牽引力顯著提升

  湖北支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科技創新

  2018年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位於東湖高新區的烽火科技集團考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光谷),深情囑託: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

  激發出一波又一波科技創新浪潮

  在光谷蓄積起噴薄而出的發展勢能

  2021年光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20家

  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4200家

  探索實施企業積分制試點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達到3045家

  相繼突破

  400G硅光晶片

  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

  10萬瓦光纖鐳射器

  百萬像素級雙色雙波段紅外探測器

  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國之重器”

  光谷科創大走廊初見雛形

  武漢的光谷已逐步成為

  中國的光谷、世界的光谷

  湖北駛入科技創新快車道

  創新舉措更有力

  創新氛圍更濃厚

  創新勢頭更迅猛

  光谷、隆中、三峽等

  9個湖北實驗室實體化運作

  2021年

  湖北三項主要科技創新指標

  實現大幅增長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4500家

  較2020年的10400家增長40%

  繼續保持全國第七、中部第一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

  入庫企業達14100家

  較2020年的7439家增長90%

  全國排名由十二位躍居第八位

  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033億元

  較2020年的1687億元增長20.52%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

  湖北正迸發新的激情

  向著“再續精彩”

  加足馬力

  全速奔跑

  長江大保護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湖北宜昌、荊州、三峽壩區等地考察,實地了解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並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他指出,“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

  湖北深刻作答

  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時代考題

  湖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打好以長江大保護為重點的

  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扛起生態大省政治責任

  加快建設美麗湖北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湖北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擺在壓倒性位置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實施“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

  “雙十”工程和“新雙十”行動

  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

  落實長江十年禁漁

  持續開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行動

  截至今年2月底

  全省重點水域退捕漁民中

  需轉産安置的23278人

  已全部轉産就業

  符合參保條件的31678名退捕漁民

  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湖北強力推進

  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

  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17家

  全省長江幹線取締非法碼頭1211個

  騰退岸線149.8公里

  生態復綠856萬平方米

  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保持在Ⅱ類

  丹江口水庫水質保持為Ⅱ類以上

  深化生態省建設

  湖北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

  認真做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

  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2018年以來

  湖北省累計完成造林1136.7萬畝

  森林蓄積量增加到4.2億立方米

  水清、岸綠、河暢的長江綠色生態廊道

  正在形成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7%

  17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

  比過去三年均值下降12.8%

  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結算系統投入運營

  碳市場交易規模居全國前列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放眼荊楚大地

  崇尚綠色

  正成為最基本的價值取向

  良好生態

  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命至上

  2020年3月10日,武漢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一下飛機就來到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醫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為我們戰勝疫情提供了堅強保證。

  湖北堅定扛起主戰場責任

  牢牢守住全國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付出巨大犧牲

  用3個月左右時間

  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決定性成果

  為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作出重要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疫情防控中暴露的

  “短板、漏洞、弱項”

  怎麼補、怎麼堵、怎麼強?

  兩年多來

  湖北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

  毫不鬆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持續打造

  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

  “湖北樣板”

  全力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

  圍繞疾控體系、醫療救治體系

  基層防控體系、院前急救體系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平臺建設

  湖北共謀劃

  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項目2247個

  規劃總投資2545億元

  力度前所未有

  兩年多來,湖北

  高標準謀劃

  高效率推進

  高品質作答

  答卷力透紙背——

  創新體制機制。各級衛健部門增設公共衛生總師,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決策。

  加快改革步伐。拿出6652名編制補強基層醫療衛生崗位。每縣擁有至少2家及以上核酸檢測實驗室,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標準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改造全部完成。

  變化實實在在。全省首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2022年底交付,武漢的平戰結合醫院多起來;宣恩縣為221個村衛生室配備智慧服務包,改變過去“手抄筆錄”診療方式;保康縣率先在公共場所和偏遠村衛生室配備被譽為“救命神器”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提高農村救護能力……

  一條條舉措惠及萬民

  這是湖北對時代考題的精準應答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總書記慰問幹部群眾,察看社區防疫情況。

  2020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回信中作出重要指示: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兩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成為湖北社區工作者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建立“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

  全面構建

  “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居民黨員中心戶”

  五級組織架構

  全省成立2.39萬個小區(網格)黨支部

  9.19萬個樓棟黨小組

  全省1萬餘家機關企事業單位

  對口聯繫4556家社區

  104萬名黨員幹部到居住地社區報到

  以下沉黨員為主體

  組建1.75萬個功能型黨組織

  將黨組織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為堅決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全省城鄉16萬餘名社區工作者

  持續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在城市,黨組織這樣走進小區居民心裏——

  通過組建公益性物業公司

  選聘黨員大學生擔任“物業管家”

  省市縣三級實現物業行業黨委會全覆蓋

  全省32491個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

  基本實現全覆蓋

  湖北首創的高校

  “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教師黨支部

  佔全省高校教師黨支部比例達98%以上

  在鄉村,2萬多個農村黨組織擔當鄉村治理先鋒隊——

  紮實推進69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

  打造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樣板

  全省1.77萬名第一書記

  1.26萬支駐村工作隊紮根農村

  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建一根針

  穿起城鄉基層治理萬根線

  高品質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的審議。

  兩年來

  在黨中央所有政策支援下

  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

  疫後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

  充分印證了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北“三個沒有改變”的重大判斷

  有力回答了

  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三個一定能”的殷殷囑託和殷切期望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全省經濟發展重回“主賽道”

  經濟總量跨越5萬億元新臺階

  排名重回全國第7位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出臺“黃金30條”“新30條”

  “降成本20條”“十必須十不準”

  超過1000個事項“跨省通辦”

  武漢城市圈319項

  政務服務事項“圈內通辦”

  華為、小米、華星光電、寧德時代等加大投資

  三峽集團總部回遷

  32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鄂投資興業

  2021年新增市場主體114萬戶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97家

  均為歷年最多

  新增上市公司20家,比上年翻番

  民生福祉更有保障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省5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準

  穩步提升

  湖北

  曾經的戰“疫”決戰決勝之地

  正在高品質發展新征程上

  乘風破浪!

  荊楚大地

  化深切關懷為強大動力

  砥礪奮進

  奮楫揚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