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美邊疆行】冰雪“冷”資源變成“熱産業” 邊疆人民生活越過越紅火

2022-06-19 16:4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説到運動,不能不提吉林邊疆充滿活力的冰雪運動。撫松縣位於松花江上游,冬天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滑雪場吸引了眾多遊客。到了夏天,滑雪場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跟隨總臺記者一起去看看。

  吉林省撫松縣冰雪資源十分豐富,積雪期長達140天,是發展冰雪運動的理想之地。在北京冬奧會上勇奪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冠軍的蘇翊鳴在這裡進行了兩年的高難度動作訓練,每年冬天都有百餘名運動員在這兒訓練。這裡讓運動員圓了冠軍夢,讓滑雪愛好者圓了冰雪夢,也讓老百姓圓了致富夢。僅2021—2022兩年間,來這裡滑雪的人數就有55萬人次,是這裡常住人口的兩倍多,實現收入3.2億元,冰雪“冷”資源著實變成了“熱産業”。

  總臺記者 劉悅欣:滑完雪之後,必須再來一頓熱氣騰騰的鐵鍋燉,看看這金黃的大餅子,咬一口,老美了。我所在的客棧距離滑雪場不到500米,這裡原本是漫江鎮前進村,現在變成了體驗東北民俗的客棧,那原本前進村的村民住到哪去了?他們的生活怎麼樣了?

  漫江鎮前進村村民 毛建鳳:我們2016年就住進了鎮裏、住進了樓房,根據當時的補償政策,老年人每月有1500元的補助金,年輕人有900多元的補助金。我們雖説家搬到了下山,遊客住在了山上,但我們的工作在山上,我們女的當服務員,男的當滑雪教練,(我)在這工作一年能賺四五萬塊錢。

  距離原鄉客棧三公里有一座三百年沒有搬遷的傳統古村落,修舊如舊,不變的是幸福的生活。

  總臺記者 劉悅欣:這裡房屋的主要材料是木頭,所以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錦江木屋村。初來乍到,這個村落會讓人感到它有些簡樸,但當我們走近村民的生活,我們會感到他們生活的美好。

  前幾年附近建了滑雪場,到村裏來玩的人更多了。現在,這裡大多數的村民用自己的房子做起了民宿,用自家的瓜果蔬菜給遊客提供農家飯。生意好的時候,一戶一年能賺40多萬元。

  一路風景,一路故事,邊疆人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