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一套做一套,美國有多虛偽?(觀象臺)
美國能源資訊署近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美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與石油製品呈現大幅增長。3月,從對美供應原油和成品油總體來看,俄羅斯仍居第三位,增至1782.5萬桶,相比2月增長10.9%,相比1月增長103.5%。
極其諷刺的是,早在3月8日,美國就宣佈對俄羅斯能源實行全面禁運,還慫恿歐盟等也照此辦理,威逼利誘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大張旗鼓地要拉起一條對俄“制裁陣線”。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威脅稱,美國將追究任何試圖“幫助俄羅斯繞過經濟制裁的參與者的責任”。
説一套、做一套,這正是美國政客的一貫伎倆。這段時間,把“禁運”口號喊得震天響的美國,在“買油”上可謂“花樣百齣”——
有預留時間的:美國財政部將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石油産品、液化天然氣和煤炭交易的最後期限設定為4月22日,比對外宣佈禁運的時間(3月8日)晚1個多月。這段時間內,美國對俄原油及石油製品進口量猛增。
有渾水摸魚的:《華爾街日報》披露,在歐盟計劃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期間,美國的航運公司與煉油企業已經開始通過“模糊原産地”等方式,將俄羅斯原油與石油製品運往美國各地的石油市場。一批購自印度煉油廠、實則源於俄羅斯的原油與石油製品日前已運抵美國紐約州與新澤西州。
“美國試圖領導一場孤立和懲罰俄羅斯的國際運動,但美國政府購買的俄羅斯石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世界各國不可能從美國那裏學到什麼道德和正義。”印度TFI Global新聞網嘲諷道。
美國的邏輯很清楚:美國利益優先。作為俄烏衝突的始作俑者和幕後推手,美國借衝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經濟脅迫、肆意擴大制裁,目的是為己謀利:打壓遏制俄羅斯、加強對盟友夥伴的戰略捆綁,從而鞏固自身全球霸權;同時,切斷俄歐能源及經貿聯繫,攪亂世界能源市場,為本國油氣出口製造市場,趁機發“能源財”。
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環比增加近16%,這部分新增量基本流向了歐洲國家。為了給盟友“鼓勁”,美國還承諾今年向歐盟增加至少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出口。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舉並非真正為歐洲著想,而是為本國企業創造商機。然而,受制于基礎設施不足、運力有限等因素,美國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彌補歐洲能源缺口。歐洲跟隨美國,背負上沉重能源負擔和經濟損失。
時至今日,在國內高油價及高通脹壓力之下,美國正千方百計保持對俄石油進口。這進一步説明,“對俄能源禁運”就是美國政客編造的一套“忽悠話術”,是其精心謀劃的一部“生意經”。美國讓歐洲盟友乃至全世界為其戰略私利埋單,充分暴露出其自私、虛偽、蠻橫的霸權面目。
隨著對俄制裁負面效應持續顯現,能源市場供應短缺困境加劇,國際油價長期高位震蕩。美國國內汽柴油價格也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加劇其國內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危機,經濟復蘇進程嚴重承壓,社會民生受到衝擊。美國蓄意拱火地緣政治衝突,罔顧盟友夥伴利益及全球發展大局,正加速透支其國際信用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