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長白時評:穩住經濟大盤 重在促進政策儘快顯效

2022-05-27 19:47: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字號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重要講話。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保護中國經濟韌性,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儘快下降,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實現平穩開局。進入3月以來,受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和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峻等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至關重要的是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讓穩住經濟大盤儘快顯效。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國家統計局認為,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作造成較大衝擊,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實現發展預期目標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總量規模穩居世界第二,超大市場規模優勢明顯,産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為抵禦各種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黨中央、國務院近期多次部署研究企業紓困及就業問題,多個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密集出臺政策舉措,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以穩就業促穩增長。信心就是動力。只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正視挑戰、迎難而上,充分用好穩住經濟大盤有利條件,中國經濟依然擁有光明前景。

  有勇有謀,善於應變。穩住經濟大盤,關鍵要在政策上尋求穩增長的合力,其中很重要的是順勢而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七大政策正在抓緊落地,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的33項措施,涉及財政及相關政策、金融政策、穩産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保障基本民生6大方面,並要求5月底前要出臺可操作的實施細則、應出盡出。總體上看,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出的釋放政策合力和迅速落實的信號,這就要求各部門、各地方充分吃透精神,既要有迎難而上的魄力,又要講究順勢而為的方法;既要用好國家政策,又要結合實際研究落實攻難關、解難題的應變舉措,掌握火候,促進政策儘快落地顯效。

  多措並舉,持續發力。經濟發展要遵循規律,尤其在暫時遇到困難之時,更要搶抓機遇,善於統籌兼顧,揚長避短,利用好優勢條件。要抓主要矛盾,進一步打通物流和産業鏈上下游銜接堵點,推動復工達産。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各類紓困幫扶政策,尤其是要通過強有力的退稅減稅繼續為市場主體下好“及時雨”、送好“雪中炭”,確保政策受益主體不漏戶、不漏人,助力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同時,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規範行政權力,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做好民生服務工作,促進政策落地落細,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熨平經濟波動。

  穩住經濟大盤,是對各級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驗。只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上下同心,真抓實幹,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匯聚穩增長的強大合力,就一定能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