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船舶“裁縫”巧手織起海洋強國夢

2022-05-27 17:53:00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字號

  小到只能容納幾十人的小艇,大到裝載幾十萬噸的巨輪,要在海上安全行駛,都離不開焊接這項最基礎卻最關乎安全的技術工作。

  “船舶電焊與普通電焊工作有哪些不同?”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船舶電焊工高級技師馮文虎在錄製節目時告訴我們,“平常看到的電焊工,大部分焊接的鋼結構都是靜止不動的,而船舶在海上會不斷地顛簸,同時要裝載數萬噸、數十萬噸的貨物在海上乘風破浪。因此對焊縫品質的要求更高,不允許有任何缺陷。”

  早在2005年,馮文虎就開始跟著師傅接觸電焊。那時的他,只把電焊當作一門謀生的手藝。而真正的蛻變,是從他接觸到垂直氣電焊、雙絲C02橫焊等高新焊接技術開始的。“當時我大開眼界,求著師傅教我焊接技術,如饑似渴地學習,真正把焊接看做是自己的一份事業。”馮文虎説。

  從“電焊工學徒”到“高級技師”的成長之路,馮文虎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

  馮文虎回憶自己苦練焊接技術的經歷。“每天下班後,我就會去撿一些邊角料練習焊接手法。剛開始練的時候,不太會去躲電焊的弧光,常常被射到眼睛,一到晚上眼睛就會像針刺一樣難受,疼的整晚都睡不著。”

  “就是那段最辛苦的日子,使我的焊接技術進步很快。”馮文虎深知,船舶製造行業的焊接技術日新月異,僅憑焊接手法是遠遠不夠的。他買了不少相關書籍開始自學理論知識,先後考取了國內國際的多個證書。

  有了理論的支撐,馮文虎的焊接實操技能又有了快速的進步。在2018年舉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焊接職業技能大賽中,他榮獲個人第一名和團體第一名。

  從業的十多年裏,中國最大半潛船“新光華”輪的甲板焊接是馮文虎遇到的難度最大的工程。

  “甲板的厚度達到60毫米,它的焊縫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手腕這麼粗,特別容易産生焊接缺陷,這就對焊工的技術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經過反覆研究,馮文虎和班組成員創造性地提出採用冷焊法進行焊接,即焊接一小段焊縫就立即停下來,再用鐵錘敲打工件釋放應用,待焊縫完全冷卻之後,再進行施焊。這種方法相當於外科手術中的“微創技術”,能最大限度減少焊縫處的受熱面積,使搶修圓滿完成。

  談到這些年的焊工工作,馮文虎難掩興奮之情,“每次目送自己參與建造的巨輪下水遠航,我的心裏都洋溢著驕傲和自豪,我的兩個小孩也很為我感到驕傲。在他們眼中,爸爸造出了很厲害的大船。”

  2019年,在廣東省總工會的支援指導下,以馮文虎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了,為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不斷攻克焊接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搭建了平臺。

  “我國現在正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能工人。我相信,未來屬於職校生的舞臺會更加廣闊。我也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優秀的焊接高手,為實現海洋強國夢作出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貢獻。”馮文虎説。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