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消極防疫導致的人權災難駭人聽聞

2022-05-24 15:4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鳴鏑】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2022年5月4日,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突破100萬。這無聲的悲慘數據背後,是無辜生命的逝去,是眾多家庭的分崩離析。美國政府的消極防疫,是對公民生命權、健康權、生存權與發展權的全方位失能。眾目睽睽之下,是美國政府親手製造了這場駭人聽聞的人權災難。美國防疫政策的放任與躺平,是對美國民眾基本人權的最大侵犯,也是對全球防疫合作、國際人權保障的重大阻礙。

  漠視國民生命權與健康權

  在疫情之下,各國民眾健康權都受到嚴重影響。健康權是一項最為基礎的人權,國家有義務“預防、治療和控制傳染病、風土病、職業病以及其他的疾病”。生命權是健康權的首要基礎,如果失去對生命權的保障,便無從談起健康權。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國家應採取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國民生命權和健康權。兩年多來美國政府的種種表現,與上述原則完全背道而馳。

  當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新增數高達每天2500人左右,核酸陽性檢出率與日新增入院人數均大幅升高。在德爾塔毒株傳播期間,美國的死亡人數則高達每天逾3300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具有巨大傳播力,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仍將大量增加。疫情反撲導致龐大的住院醫療需求,令醫院和醫護人員群體不堪重負。據報道,目前美國的非洲裔和拉美裔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下降2.1歲和3.05歲,白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也下降了0.68歲。每4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就有一個孩子失去母親、父親或祖父母。約20萬美國兒童在疫情當中失去了父母或其監護者,淪為“新冠孤兒”。

  面對如此嚴峻的人權災難,美國政府卻視而不見,固執推行所謂寬鬆防疫政策。在已知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增強的情況下,美國部分州政府卻錯估形勢,仍然大肆放寬口罩佩戴政策。甚至連總統拜登也在3月的國情咨文演講中吹噓,稱“美國疫情前景正在改善,美國人民將回到‘更正常的生活’”。事實上,與拜登宣稱大相徑庭的是,美國多數民眾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據可靠信源顯示,在因疫情死亡的100萬人中,有20萬人死於奧密克戎毒株。美國發生如此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歸根結底與各級政府的消極懶政脫不開干系。既有盲目迷信所謂“群體免疫”策略的因素,也有過度強調個人自由而忽視國民生命權保障的原因。回到人權價值目標,防疫政策的任何調整,都應當是優先突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保障國民發展權消極無為

  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國經濟遭受重創,對個人的消極影響也正在蔓延加深。糟糕的是,在全球性危機後,國家間以及不同社會階層間的貧富差異也進一步擴大。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曾經指出,“雖然每個人都身處同一個新冠肺炎風暴之中,但他們賴以渡過風暴的航船卻有著巨大差別。”

  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出現萎縮,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最疲軟的一個季度。在能源和食品漲價的帶動下,美國3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8.5%,是1981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不斷增大的貧富差距,致使美國底層民眾的發展權、工作權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受到了極大的侵害,然而美國政府單純提供救濟金,卻怠于推出實質性的救助措施,使他們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美國,因感染新冠病毒需要住院治療的超2100萬人中,佔很大比例的患者需要重症監護。每名患者的住院費用可能超過2萬美元。這對於低收入的人群來説,負擔畸重,越來越多的家庭因治療新冠而陷入財務困境。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下美國民眾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美國部分地區企業因疫情限制和中斷運營,勞動力持續短缺,中小企業勞力成本高企,企業紛紛裁員。僅2022年1月,就有600萬人因疫情原因失去工作。4月30日的這一週,初次申領失業金的人數達20萬,據經濟學家預測,這一數據仍將保持高位。可以説,美國各級政府制定與實施的防疫政策完全漠視了貧困群體的生存狀況。在抗疫中,中國一視同仁免費救治所有新冠患者,迅速籌集疫情防控資金,確保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不會因治療費而影響其獲得及時救治,危重症患者高昂的治療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堅持全民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保障疫情下人民的工作權與發展權,中國推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等一系列保障舉措。2020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86萬人,比900萬人的預期目標多286萬人。在中美的兩相比較之下,積極和消極的防疫政策效果,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破壞國際防疫合作戕害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全球共同挑戰,亟須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為推進國際社會的團結抗疫,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截至今年5月初,中國累計向國際社會提供了46億件防護服、180億人份檢測試劑以及4300多億個口罩。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支援新冠疫苗智慧財産權豁免,並同發展中國家開展聯合生産。目前,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

  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國家卻憑藉自身的資金與技術優勢,對疫苗形成實質性的壟斷。自新冠疫苗問世以來,美國高舉“美國優先”大旗,囤積了遠超自身實際所需的疫苗。美國還頒布疫苗和疫苗原材料的出口禁令,從而對他國的疫苗研製工作進行限制。這種將一國利益淩駕於生命權利之上的自私,是對人類生命安全的漠視。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卻堅持對內躺平放任疫情肆虐,對外將疫情問題政治化,干擾、破壞國際防疫合作,戕害世界。眾所週知,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就疫情溯源問題,已經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調查工作,美國仍將作為科學問題的病毒溯源政治化,宣佈由情報部門展開所謂的“調查”。美國政府為了服務於政客與利益集團的政治私利,不擇手段操弄科學問題,試圖栽贓嫁禍、轉移矛盾。這種行為不僅于己無益,更對國際社會防疫合作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因此,美國無疑是國際防疫合作最大的絆腳石。

  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已無須贅言。當前,各國要兼顧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要堅持人民生命安全優先的防控政策,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治理。然而,美國政府仍停留在霸權與冷戰思維中,這暴露了美國社會制度的缺陷,加劇了治理政策的失敗。

  (作者:肖君擁,係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