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的三重邏輯

2022-05-24 15:4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周雪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青春之花為誰而開?奮鬥之火為誰而燃?黨和人民事業是青春奮鬥的價值圭臬。只有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當中去,青春奮鬥才有意義。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並希望共青團要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不僅揭示了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發展規律,而且蘊含著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

  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邏輯

  2022年是中國共青團建團100週年。一百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共青團的組織引導下,一代又一代青年堅定信念、緊跟黨走,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力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

  嚴酷的鬥爭環境讓廣大青年的理想更加堅定。1922年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經成立就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啟迪青年覺醒、凝聚青春力量,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史詩般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考驗著革命者的意志,也激勵著廣大青年堅定信念、走向勝利的信心和希望。延河的水、寶塔山上的燈光,數以萬計的有志青年在理想感召下,在血與火的歷練中,成長為堅強的共産主義戰士,成為推動全國抗戰和最終奪取全國勝利的新生力量。

  火熱的青春獻給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青年突擊隊、青年墾荒隊、青年掃盲隊、青年科技攻關小組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他們以前所未有的幹勁向科學進軍、向困難進軍、向荒原進軍,展現出敢於拼搏、辛勤勞動的精神風貌,在新中國的廣闊天地勇挑重擔、忘我勞動,成為各條戰線上強大的突擊力量。

  改革開放點燃了一代人的青春和激情。從小崗村年輕的生産隊隊長點燃農村改革的星星之火,到深圳“拓荒牛”“殺出一條血路”,廣大青年憑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和雄心,敢於改革創新的勇氣和魄力,創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又一個奇跡。4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正是廣大青年拼搏進取、革故鼎新的成長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實踐需要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的有為青年。廣大有為青年肩負時代重任,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把人生奮鬥匯入新時代的洪流,在祖國需要的大江南北揮灑汗水、激揚青春,在脫貧攻堅戰場摸爬滾打,在科技攻關崗位奮力攀登,在搶險救災前線衝鋒陷陣,在疫情防控一線披甲出征,在奧運競技賽場奮勇爭先,在祖國邊防哨位威武守護,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衝得出來、頂得上去,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這些激揚青春之力的榜樣,正鼓舞和激勵著千千萬萬名青年拼搏進取、闖關破障,成為盛開在祖國大好河山中最奪目的青春之花。

   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向來高度重視青年群體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積極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他們的著作和論述中,都多次談到青年在黨和人民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飽含深情地留下激勵億萬青年的名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來看待青年的先鋒作用,主張要積極地凝聚、引領、武裝青年,發揮青年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突擊隊、先鋒隊作用。

  青年是時代精神的代表。青年的精神和性格既受所處時代環境的影響,又代表和影響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性格。馬克思指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恩格斯進一步滿懷激情地宣稱:“時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可以説,時代的性格是青年的性格,未來取決於青年,成為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重要命題。

  青年是社會發展的先鋒。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唯物史觀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青年之於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的先鋒作用,將青年視為改造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偉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從青年人的成長特點出發,強調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只有當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無論是革命、建設和改革,正是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契合了青年人追求進步的先鋒品格和價值追求,從而成為他們為之奮鬥不息、拼搏不止的終身目標。

  青年是革故鼎新的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就是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歷程,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程,也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青年、引導青年開創黨和人民事業的歷程。中國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始終是革命鬥爭事業的首要力量,總是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能完全勝任自己的任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的現實邏輯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牢記初心使命,用理想信念點燃青春夢想。火熱的青春,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點燃青春夢想的火炬,是引領青年開創美好未來的精神支柱。百年漫漫征途,我們黨始終注重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光輝旗幟引領青年,用黨的優良作風塑造青年,堅定青年鐵心跟黨走、至死不回頭的遠大志向,引領青年積極投身於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在偉大征程中英勇戰鬥、拼搏進取、攻堅克難,用熱血和汗水譜寫青春無悔的激越華章。

  學好黨史團史,用意志品質傳遞革命薪火。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曆程,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百年團史展現的是廣大青年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的真實寫照。氣吞山河、激蕩人心的百年曆史畫卷展示了一代代青年矢志報國、血灑疆場的英勇氣概,描繪了一代代青年奮發圖強、頑強拼搏的雄姿英發。當代青年要從百年黨史和百年團史的學習中,汲取源源不斷奮進新征程的思想之光、精神之鈣、力量之源,在投身黨和人民事業的偉大行動中,探求人生意義,實現人生價值。

  投身偉大事業,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偉大事業召喚青年砥礪奮鬥,偉大使命激發青年擔當作為。廣大青年要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自覺擔當使命任務,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只要廣大青年主動擔當作為,自覺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始終聽黨話、跟黨走,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用青春作帆、用奮鬥為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就必定能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