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大洋網評:穩住市場主體 穩住發展信心

2022-05-21 21:19:00
來源:大洋網
字號

  今年經濟開局運作平穩,但“壓力測試”接踵而來。3月以來,外部環境嚴峻複雜、疫情多點散發,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明顯轉弱,一些重點地區更為突出,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將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必須全力以赴保障好。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穩市場主體就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穩住了民生,因此必須把穩市場主體作為重中之重。今年以來,面對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各種穩市場主體的舉措紛至遝來:從14部門出臺43項政策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到中國人民銀行等出臺23條政策舉措支援實體經濟;從實施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到延續減稅降費政策、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從房租減免、平臺佣金減免到加大穩崗和培訓力度……從上至下密集出臺政策措施,聚焦靶點,精準紓困,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

  抓大不放小,兩頭都兼顧。不難發現,開年以來,全國各地在基礎設施、産業升級、新基建、重大民生項目等領域紛紛佈局重大項目,頻頻傳出集中開工消息。重大項目開工是落實“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和“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具體體現,有助於加快形成有效投資,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作。大項目要上,中小企業也要保。權威數字顯示,近十年來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每增長1%,能夠拉動地區生産總值增長0.13%。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中小企業對於保就業的貢獻尤為顯著,因此不可偏廢。

  通則不痛,疏則不堵。只有讓經脈貫通起來,讓經濟迴圈暢通起來,市場主體才能活躍起來。因此,保市場主體除了全心全意助企紓困,還要盡心盡力保通保暢。由於疫情反覆,産業鏈供應鏈面臨極大挑戰,部分地區工廠無法開工、産能不足、運輸能力受挫以及供應鏈下游庫存處於低位,加大了産業鏈內各市場主體的生存壓力。可以説,全力保暢通,穩定産業鏈,迫在眉睫。面對從3月下旬開始,疫情點多、面廣、頻發,一些地方出現通行受阻、車輛滯留、物流不暢等問題,交通運輸部門也在持續發力,著力解決堵點卡點。但是,僅靠交通運輸部門努力並不夠,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不同地區、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問題,全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迴圈,切實保障物流鏈供應鏈穩定。

  應對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力。必須清醒認識到,超1.5億戶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韌性所繫,是保就業、保民生和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鍵力量,保市場主體務必毫不動搖。面對種種困難、重重壓力,既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也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一方面要主動作為,看得準的新舉措能用盡用,發揮政策工具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有所作為,將已出臺政策要儘快落實到位,讓好政策得到好執行、收到好效果,確保上半年和全年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要我們認真落實好保增長保市場主體促就業的方針政策,堅決穩住市場主體,就能穩住信心、贏得未來。

  (廣州日報評論員練洪洋)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