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暢通運輸“大動脈”,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

2022-05-20 21:43: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著眼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提出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産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在當前疫情形勢下,暢通交通運輸事關“國之大者”,不僅關乎民生福祉,還關連經濟社會發展,是確保“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大部署。

  把好“入口關”,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交通運輸聯通社會各方,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能否把好“入口關”,當好“守門員”尤顯重要。在阿拉山口、二連、滿洲裏等9個鐵路口岸站,強化貨場環境、場所、設備、工具、車輛的預防性消毒,創新交接方式,實行非接觸、信用交接模式;在成都,正加強“智慧蓉城”平臺實操運用,推動入境人員全流程管理模式從傳統型趨向科技智慧型。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疫情防控工作端口前移,在疫情防控的的每一道關口、每一個環節都下足“真”功夫,營造健康安全的運輸環境,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原則的堅守,是確保把可能通過交通而引發的傳播風險撲滅在萌芽之中的最佳選擇。

  加碼“穩投資”,當好經濟發展“先行官”。當前,合理配置建設資源,科學有序、安全優質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既是對衝疫情影響的突破口,也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鐵路部門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高品質推進川藏鐵路建設,緊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工程中涉鐵項目落地,實施沿江高鐵、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運輸能力提升相關項目等重大工程……一個個項目的有序推進,孕育一個個新的增長點;一批批項目的落地生根,釋放一個個民生紅利,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相得益彰,映照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生動局面也由此打開。

  暢通“大動脈”,當好國計民生“勤務兵”。受疫情影響,貨物運輸效率有所降低,部分地區物流不暢。交通運輸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迴圈”,做好國計民生的後勤保障。交通部門開闢“綠色通道”加快農資流轉效率、滿足春耕備耕需求,提振鄉村振興,守護百姓“米袋子”“菜籃子”; 鐵路部門對民生物資專列實施“精細化”調度,促進糧油、肉蛋、果蔬等生活必需品有序流通,兜底民生保供; 截至5月10日,鐵路貨物發送量、公路貨運量、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較4月18日分別增長5.71%、6.16%、1.12%……圍繞疫情下交通運輸中存在的堵點難點,直擊民眾關切的熱點焦點,瞄準槽點強化服務提供保障,科學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確保物流運輸暢通無阻,給市場供給輸血賦能,滿足民生生活生産需要,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了主動。

  時間在回望中方感深長,情懷在沉澱後更顯真摯。追溯中國交通每一次戰“疫”足跡,我們從中看到了交通發展的核心價值,更看到了努力奮鬥的動力源泉。眼下,隨著政策發力更加精準、靠前,落實政策更加堅決、有力,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原料運得進、産品運得出、生産跟得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堅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相信我們定將匯聚起戰勝疫情、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擁抱美好的明天!(戴治國)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