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短短27個月百萬人喪生,“最大抗疫失敗國”的冷漠暴露無遺

2022-05-17 17:56: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統計,截至5月4日,全美已有超100萬名新冠患者死亡。這一數字,與美國第十大城市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人口相當。這100萬人都是在美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短短27個月內喪生的,而且超半數人死於美國現任政府就職之後。美國這個自詡的“人權衛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露出了虛偽、冷漠的醜陋面目。

  難以想像損失如此之大

  當地時間5月9日,華盛頓國家大教堂5月9日敲鐘1000次,悼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100萬個亡靈。這離上一次鳴鐘900次,僅僅過去了3個月。正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感慨的:此前難以想像會有如此規模的損失。

  美國疫情形勢正在變得更加糟糕。當地時間5月10日,美國廣播公司援引聯邦政府公佈的數據報道説,近期,美國日均有近2400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入院治療,上周的住院率增加了17%。美國41個州和地區報告説,他們每天收治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增加了10%。目前,美國每天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8萬例,在過去一週增加了20%、在過去兩周增加了52%。過去的一個月,美國日均新增確診病例增加了一倍多。此外,美國45個州和地區單日感染率在過去一週增加了10%或者更高。

  當地時間5月10日,美國《福布斯》雜誌以《這就是100萬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後的美國》為題發表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現已成為美國第三大死因,其導致的死亡人數接近流感10年內造成死亡人數的3倍,超過了過去40年艾滋病病毒導致的死亡總和,接近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的兩倍。更值得警惕的是,100萬這個數字很可能仍然低估了美國新冠病毒導致的真實死亡人數。

  此外,彭博社報道指出,由於美國政府停止了對新冠病毒檢測項目的補貼,成規模的病毒檢測力度大幅減弱,人們更多依賴家庭快速檢測方式,這使得公共衛生官員很難準確掌握疫情的真實傳播範圍。

  美國民眾因為政府混亂的抗疫政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美國擁有世界4%的人口,卻記錄了16%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美國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官方統計數字。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稱,在大流行期間,大約有110萬美國人“額外死亡”。“額外死亡”是反映觀察到的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之間差異的指標。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報道稱,美國超10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意味著數百萬人失去親人。他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來應對悲傷和失去親人的痛苦。新冠肺炎死者中大多數為窮人、有色人種等弱勢群體,這類家庭最缺乏心理和健康護理。

  再度暴露種族歧視痼疾

  “這一波奧密克戎株毒株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隱蔽性強、傳染性高。然而,美國採取的措施不是加大防疫力度,而是愈發‘躺平’。”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龔婷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時舉例,4月,佛羅裏達的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裁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佈的口罩令為“非法”;儘管白宮口頭上鼓勵民眾出行時繼續佩戴口罩,然而並未執行有效措施。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默裏指出,取消口罩令、關閉檢測點等一系列放寬防疫限制的措施,使美國新增病例數快速增加。

  美式抗疫最大的悲劇之一就是應對措施政治化。在疫情依舊肆虐的當下,美國政府和聯邦法官還在為是否戴口罩而爭論不休。美國醫學專家彼得霍特茲撰文指出,美國的反科學浪潮高漲,一些政治勢力難辭其咎。《政治雜誌》特約撰稿人德里克羅伯遜也説,在美國,關於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和疫苗強制令的爭論早已脫離科學範疇,成為經年累月文化分歧的宣泄口。

  黨爭這個美式民主痼疾在疫情之下進一步加劇。龔婷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兩黨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聯邦與地方之間慣於推諉扯皮甚至相互掣肘,難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防疫措施,有的在兩黨之間遭遇干預,有的難以從聯邦層面傳導至州和地方。”

  疫情讓美國這個自詡的“人權衛士”更加露出了虛偽、冷漠的一面。根據美疾控中心數據,美國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死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兩倍多;黑人死亡風險是白人的1.7倍,拉丁裔死亡風險是白人的1.8倍。“從更深層來看,美國政府的抗疫並非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出發點。此外,統計還顯示,在美國超100萬的新冠死亡病例中,土著居民、拉丁裔和非裔群體的死亡率遠高於白人死亡率,這折射出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龔婷指出。

  年內感染人數或超1億

  “白宮警告,今年秋冬季的疫情浪潮可能致美國感染新冠人數超1億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地時間5月7日以此為題,報道一項來自美國聯邦政府的最新預測數據。該預測基於美國政府密切跟蹤的一系列外部模型推測所得,其時間跨度覆蓋今年秋季和冬季。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防疫正面臨資金的嚴峻挑戰。據《國會山報》網站報道,過去兩年,美國國會向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撥款超過3700億美元以應對疫情,這些款項如今已所剩無幾。“美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資金告急”,《紐約時報》指出,向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新冠疫苗、檢測和治療的資金正在耗盡。今年3月,拜登政府要求國會緊急撥款225億美元用於防疫,並在4月經國會兩黨討價還價之後,同意撥款金額減少至100億美元。然而,拜登政府決定取消疫情相關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後,國會兩黨再生分歧,抗疫撥款至今沒有到位。美國《供給》網站批評説,白宮和國會似乎都沒有明確的策略,來確保這些應對疫情的資金到位。

  在美國政府的心目中,“霸權”明顯優於“人權”。就在防疫資金告急的同時,美國卻在持續軍援烏克蘭,繼續對烏克蘭局勢“拱火”“澆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5月10日通過了一份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烏克蘭援助計劃,其中,軍事援助達到近250億美元。

  令人瞠目的是,罔顧本國人權的美國一面抹黑他國抗疫成果,阻礙全球團結抗疫;一面再次張羅召開所謂的全球抗疫峰會,“確立美國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堅定領導地位”。“美國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病亡人數上一直高居全球榜首,新冠肺炎死亡率也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這樣的‘領導地位’,不過是一塊漏洞百齣的遮羞布罷了。”龔婷説。

  在為國外捐贈疫苗追加資金方面,兩黨也未達成共識。正如消費者維權組織“公共公民”研究主任扎因裏茲維所説,美國計劃削減全球抗疫援助,將對全球疫苗接種、減少病毒變異風險産生“毀滅性的後果”。放棄承擔援助全球抗疫責任的美國,“已經背棄了世界”。(記者 張 紅)

  原標題:新冠死亡病例超百萬 美式抗疫釀人權災難 美國淪為“最大抗疫失敗國”的又一鐵證(環球熱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5月17日 第 10 版)

[責任編輯:張亞靜]